你为什么得不到晋升?

你为什么得不到晋升?

亲爱的安妮:我可以在这里发泄一下满腔郁闷吗?前几天,又有一位曾经一起共事的同事获得晋升,成了我的顶头上司,现在负责整个部门的运营工作。这种事其实以前也发生过,无论是在这家公司,还是在我过去的工作单位,按理说我现在应该习惯才对。


尽管我不想给人留下爱发牢骚的印象,但我不得不说,这次似乎特别不公平。我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七个年头,从来没有错过哪怕一个项目的截止日期,哪怕按时完工意味着晚上加班,周末不休息。有一次,我因为一个小手术住院,也没有停止手头的工作。


相比之下,我们的新老板去年才加入这家公司,尽管不那么可靠(这样说已经算客气了),他还是被视为一位明星。制定晋升决策时,高管们真的那么看重外表而轻视实质吗?还是说,只有像我这样的笨蛋才相信辛勤工作应该获得回报?——一位来自旧金山的愤愤不平者


亲爱的愤愤不平者:在普罗大众的想象中,辛勤工作是成功之母这个观点已经根深蒂固,任何人不会因为相信它而被视为傻瓜。但不幸的是,组织(像人一样)很少遵循这种理想模式,这就是他们经常要求一种行为、但实际上却奖励另一种行为的原因所在。这种做法当然令人困惑。


布伦丹•里德目前在一家他不愿透露名称的科技公司担任高管。这种现象在他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中屡见不鲜,促使他撰写了一部以此为主题的著作:《如何窃取主管宝座:商学院永远不会教你的职场获胜之道》(Stealing the Corner Office: The Winning Career Strategies They’ll Never Teach You in Business School )。这本书一开篇就破除了里德所称的“用人唯才神话”。


这本书其实没有它听起来那么偏激。在职业生涯早期,里德说,自己在“这样那样的中层管理岗位上”熬了很长时间。随后,他开始分析那些不太敬业、能力不足的同事为什么能够从众多中层管理者中脱颖而出,平步青云。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正如你已经注意到的那样,他在书里也写道,智力超群的人不见得能够受到重用。大多数公司充满了“头脑聪明,但职位纹丝不动”的员工。


原因在于,最勤奋的员工很少主动接受那些足以让他或她受到关注的巨大挑战。“稳健可靠的形象是通过一系列小成就确定下来的。小成就赢得小印象分,”他说。“所以,追逐大项目可以获得大成就。”这样一来,你的声誉甚至能够掩盖“难免出现的错误。上级领导往往能够记住做过大事的人。干活靠得住固然很好,但仅凭这一点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说的不错,但《如何窃取主管宝座》列举的职业生涯战略还不仅于此。里德认为,目前在美国企业中最流行的大多数口号都带有误导性,甚至毫无价值。比如那种认为取得进步需要激情的观点。“激情是最被滥用的商业术语,”他说。“我曾经充满激情地传播我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我一直被大家视为大傻瓜。”


里德说,只有等到“大家都知道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冷静地提出好几种方案(而不是充满激情地坚称我的方式是正确的),”他才开始拾阶而上,步步高升。人们之所以获得提拔,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他人,特别是(但不仅仅是)老板喜欢跟他们一起工作,而激情往往会引起同事的反感。“不管怎样,你最好的想法或许都会被采纳,根本没必要敲桌子,”他指出。“忘却激情,给人以冷静和公正的印象,往往更有助于你获得晋升机会。”


再来探讨一下另一个熟悉的商业术语:“以结果为导向”。里德曾经目睹过这种导向是如何倾覆了中层管理者的职业生涯。“这是一个程度的问题,”他说。“显然,你必须干出成绩。但如果你过分痴迷于短期内将会发生的事情,往往就会忽略更长期的竞赛,错过扩展自身技能的良机。”


#p#副标题#e#

对于那些倾向于深钻某个狭窄专业领域的人来说,这种导向尤其危险。里德指出:“领导层最终会依据你掌握了多少种不同技能,你是否能够顾全大局,来对你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提拔你。如果你过分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上级就不会认为你具有领导才能。”


里德说,还有一个概念经常对勤勉一族的晋升之路造成致命影响:“问责制”。他指出,在许多公司,这个词汇现已成为“管理者严苛要求同事的一个借口,遭受苛责的人群甚至还包括并非这些管理者属下的同僚,这些人现在也不想跟他们合作了。”


里德指出,更有可能赢得晋升机会的工作方式是,“帮助别人获得成功。如果你经常耐心指导下属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承担起责任,你就会被看成一位领导者,而不是一位工头。”这是里德经过一番惨痛经历才获得的经验教训。


“我在职业生涯早期犯了许多年轻管理者经常犯的错误。我当时觉得,为了树立起权威,我必须摆出一副强硬且咄咄逼人的姿态,”他回忆说。“但这样做并不管用。事实上,这样做恰恰塑造了一个错误的形象。”


当然,每一家公司和每一位管理者都不一样。因此,里德破除的这些观念可能根本解释不了你为什么总是错过晋升机会。然而,鉴于你对这种境遇“愤愤不平”,为什么不尝试一下里德的做法,更认真地观察一下那些受到重用的同事呢?他们或许正在做一些(或者没有做)同样有助于你获得晋升的事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做一个高层次的网络编辑

    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做一个高层次的网络编辑 策划:从新闻到资讯     高级网站编辑要有策划才能,要立足于整个网站的创意,包括内容、技术、名称等全方位的…

    职涯心路 2008年9月18日
    1.6K
  • 高考拼掉的半条命如今何在?

    高考拼掉的半条命如今何在? 有部叫《高三》的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福建一个普通高三毕业班的生活。相信每一位经历过高考的人,看过之后都会感慨万千,毕竟谁不是从那白惨惨的青春里踉跄而来。…

    职涯心路 2015年6月19日
    2.3K
  • 大学生签约前须注意的问题

    经过“斩五关过六蒋”,层层厮杀,好不容易快要要上班了,高兴吧,兴奋吧!注意了,千万别忘了问一些跟你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不然正式上班后,后悔就来不及了。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下,提问的态度…

    职涯心路 2007年7月9日
    1.5K
  • 女性在职场上容易犯的101个错误

      1.以为职场不是赛场   2.谨遵规则,不要出界   3.努力工作   4.承担别人的工作   5.只工作,不休息   6.太天真   7.为公司精打细算   8.守株待兔  …

    职涯心路 2007年11月26日
    1.5K
  • 考研与工作,该怎样选择

    不同的人 追求相同目标     古人云:人各有志。你有你的梦想,他有他的追求,我有我的目标。不同的人,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梦想不同,追求不同,目标不同…

    职涯心路 2007年7月14日
    1.7K
  • 大学生求职者,你够专业吗?

    大学生求职者,你够专业吗? 大学生求职面试的5个问题剖析。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因为大学扩招、市场…

    职涯心路 2009年11月17日
    1.7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