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王安石朗读(登飞来峰全文解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朗读(登飞来峰全文解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朗读(登飞来峰全文解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朗读(登飞来峰全文解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

登飞来峰王安石朗读(登飞来峰全文解析)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朗读(登飞来峰全文解析)

古诗韵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就可以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朗读(登飞来峰全文解析)

古诗散译: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自己站在飞来峰的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朗读(登飞来峰全文解析)

注释解说:

⑴飞来山:一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⑵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⑶闻说:听说。⑷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⑸自缘:一说“只缘”,自然是因为。缘:因为。

登飞来峰王安石朗读(登飞来峰全文解析)

品鉴鉴赏:

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 二年(1050年),王安石当时三十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当时他已由鄞县县令改任舒州通判。此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用诗歌阐述政治、学术见解,议论时事,评说历史,这是宋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该诗在描写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细写山中之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心中的感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神情状态,都得到了充分反映。这首诗阐发哲理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其二,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我们今天来读这首登高望远的七言绝句,仍觉意蕴深沉,豪气满怀。尤其是后两句诗,已成为那些不畏艰难险阻、对胜利充满乐观自信者的座右铭。

(感谢:雷启洪)

登飞来峰王安石朗读(登飞来峰全文解析)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临川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638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咏茶最好的诗句(十六首最出名的茶诗)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也是茶的国度。两者相遇,造就了最美的茶诗词,既能爽口,更能安心。让我们放下纷纷扰扰的一切,静静地品一杯茶。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

    2022年6月13日
    355
  • 微信经典早安心语句子

      人生中许多当下无解的难题,渡过的唯一方式就是苦苦的煎熬,熬到一部分的自己死去,熬到一部分的自己醒来,熬到脱胎换骨,恍若隔世。     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

    美文 2023年3月2日
    29
  • 时光飞逝的古诗词有哪些(时光太匆匆的经典句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

    2022年7月15日
    174
  • 贾平凹: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浅浅是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励她将来要当作家诗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硌…

    美文 2022年10月6日
    72
  • 诚信的名言警句有哪些(关于诚信的正能量短句)

    1、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2、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贝多芬 3、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

    美文 2022年7月7日
    132
  • 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和译文(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及情感)

    前几天回答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你觉得谁的心更温暖? 前言 这两首诗都是唐朝著名的送别诗,一首诗高适的《别董大》,一…

    2022年6月23日
    1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