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注释)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流程】

一、交流谈话,简介伯牙:

今天,我们一起阅读《伯牙鼓琴》这篇小古文,文中讲到哪两个人?(板书:伯牙 锺子期)注意:“锺”是“钟”的繁体字。

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有谁知道?请说说。(自由汇报)

简介伯牙: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俞伯牙一生最爱弹琴,他的老师成连曾带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俞伯牙的琴艺非常高超,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是说“从前,瓠巴奏瑟使得沉在水底的鱼也浮出水面听,伯牙弹琴使得吃草的马也抬起头来听。”可见伯牙弹琴的魅力!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伯牙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音的人,他一直在寻找那个能听懂自己琴音的人。

那么,锺子期和伯牙怎么会成为知音的?我们来阅读小古文。

二、自读古文,说出文意:

(一)、认读田字格三个生字:哉(zāi)、巍(wēi)、弦(xián)。

认读三个词语:善哉、巍巍、破琴绝弦。注意:“哉”在词尾读轻声,读“善哉”。

理解三个词语:善哉(好啊)、巍巍(巍峨高大)、破(毁坏)琴绝(断)弦。

(二)、读注释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补充讲解注释③[太山]:(出示地图)“一说指东岳泰山”,巍峨泰山屹立神州之东,与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遥相对峙,故有东岳之称。

三、得知音之乐:高山流水,叹锺期一听知

(一)、第一句: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提问:“之”代指什么?伯牙

(二)、第二、三句: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读读想想:括号里省略了什么?为什么省略?省略“鼓琴”,承前省略,避免读了有重复啰嗦之感。

再思考:“方”“少选之间”的意思?

读注释:

[方]方,始也。

[少选]一会儿,不久。

[少选之间]少选(一会儿)之(的)间(时间)

(三)、第二句: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1、听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高山流水》,描述琴音或感受:

“志在太山”,“志”就是“心志、情志”,“太山”就是“大山、高山”,也可指“东岳泰山”,谁来说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的意思?

刚开始弹琴,伯牙是想通过琴音表达自己内心向往攀登泰山。那么伯牙是通过什么琴音表达自己内心的这种向往?我们来听《高山流水》,请描述一下琴音或自己的感受。

2、锺子期听了怎么描述琴音和自己的感受?

映示文字: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3、理解“巍巍”:高大的样子。锺子期听《高山》感觉“巍巍乎”,那是一种什么境界?

一种很高很大、气势磅礴、雄伟壮美、峻拔的境界,好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眼前!原来伯牙的心志在泰山哪!

4、要读出巍峨、高亢、峻拔、雄伟之感。

(四)、第三句: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听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高山流水》,描述琴音或感受:

谁来说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的意思?

一会儿的时间,伯牙弹着琴又想通过琴音表达自己向往流水。那么伯牙是通过什么琴音表达自己向往流水,我们来听《高山流水》,请描述一下琴音或自己的感受。

2、锺子期听了怎么描述琴音和自己的感受?

映示文字: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理解“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锺子期听《流水》感觉“汤汤乎”,那是一种什么境界?

一种很阔很远、浩大、漫无边际、奔腾不息、大水涌流的境界,好像浩浩荡荡的流水从心中漫过!原来伯牙的心志在流水呀!

4、要读出浩大、浩荡、阔大、奔流远去之感。

(五)、句子比较,体会语气词“乎”的感叹作用:

反复朗读比较体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善哉鼓琴,巍巍若太山。善哉鼓琴,汤汤若流水。

讨论汇报:这四个“乎”更能表现出什么?“乎”加强赞叹的语气。

(六)、读诗想象伯牙得到知音的情感: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伯牙心里向往着登临高山,心里向往着滔滔流水,可见他是一位智者、一位仁者。我们看孟浩然怎么写他的?

示孟郊

唐·孟浩然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朗读思考、想象说话:

把伯牙比作珍贵的“兰芝”而不是“蔓草”,伯牙弹的琴音与众不同,里面蕴含高深意蕴,当时许多人都不能分辨听懂,只有锺子期和他一见如故,一听便知。高山流水成知音成为千古佳话。

俞伯牙乐山乐水,心志高远,情趣高雅,品格高洁,当时许多人都读不懂他,他像珍贵的兰芝被蔓草遮蔽,世人不能分辨,忽遇锺子期,他一见就知,一听就懂,他和俞伯牙情投意合。遇到这样的知音,俞伯牙心里开心极了,他和子期一起开怀畅饮,一起谈天说地,一起称兄道弟,一起弹琴赏音,想象一下:俞伯牙会和子期说什么?

四、失知音之痛:破琴绝弦,感伯牙谢知音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按照约定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汉阳江口,要和锺子期再相会,可是等来的却是锺子期因病去世的消息。

(一)、第四句:锺子期死,伯牙破(毁)琴绝(断)弦,终身不复(再)鼓琴,以为(认为)(世上)(没有)(值得)(再)为鼓琴者(为之弹琴的人)。

1、反复读句子。

2、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重点讨论:伯牙一生最爱弹琴,可是锺子期一死,他就割断琴弦,摔碎瑶琴,从此不再弹琴了,为什么?交流汇报。

(二)、读伯牙的短歌和诗,体会情感:

在子期墓前,俞伯牙伤心欲绝,弹了一首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力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俞伯牙弹完这首短歌后就割断琴弦,摔碎瑶琴,别人惊问为什么,他是这样说的:

无题

伯牙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三)、读李白和王安石的诗,体会情感:

伯牙

王安石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韩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注:《悲风》、《韩松》、《白雪》、《绿水》是古曲名,表现卢子顺琴艺高超,可惜的是世上再没知音。

(四)、再读第四句,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要表现伯牙失去知音后的悲痛欲绝和对知音的无限怀念,认为以后再也不会遇上能真正读懂自己的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659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国医师节公众号文案推文160句

    中国医师节来到了我们身边,医师是守护我们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医师节公众号文案推文160句,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中国医师节公众号文案 1、你的…

    美文 2022年8月8日
    406
  • 垃圾分类内容是什么(垃圾分类宣传内容分享)

    根据国家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和《烟台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办法》,生活垃圾基本分为四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垃圾。 对于四类垃圾对应的垃圾容器,市城市管理局环卫中心特…

    美文 2022年6月12日
    184
  • 清明时节的诗

    清明时节的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那么,关于描写清明节有什么样的古诗词呢?下面由小编跟你介绍一下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词吧…

    美文 2022年12月28日
    68
  • 经典现代诗赏析大全(关于风景的现代诗歌)

    现代诗鉴赏:诗和远方 许仙——张开秋 逃离都市的樊篱 让心绪来一次休整,小憇 挎上背包,拎上诗囊 作一次远行 一路芬芳 一路阳光 一路奔放 拥抱梦中的风景 缀满缤纷的色彩 点燃久违…

    美文 2022年7月23日
    149
  • 张养浩简介资料(张养浩的生平简介)

    唐诗宋词元曲,历来是中国古典文学三大高峰,鼎足三立,都有《三百首》之选编,我家那唐诗和宋词被翻得个稀烂,就这《元曲三百首》几如新购,也只有我没事时偶尔翻翻,其它人是看也不看的,这其…

    2022年6月21日
    359
  • 随时改变的苍穹,随时遇见的倾城

    天黑了,星星出现在天上,像极了水墨有意留住的色彩,将艺术闪烁的夜世界成为光明的因子,引动美丽的风景携带冥思也路过的世界。心窍有一枝出城的认知。黑暗的存在是太阳的舞台,流星的玫瑰是虚…

    美文 2022年10月9日
    8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