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之交的故事慨括(金石之交典故翻译)

小记吴昌硕致叶为铭信札十七首

清光绪三十年夏,杭郡丁辅之、叶为铭、王福庵、吴石潜相聚孤山,小住人倚楼,研究印学,且有感于印学之将湮没,而相谋于西泠数峰阁之侧辟地若干弓,筑茅屋三两室,风潇雨晦,乐石吉金,唯印是求,亦仿前贤解社,修启立约,招揽同志,即以为社,社因地名,遂曰西泠印社。由此,中华篆刻艺术历史翻开了绚丽斑斓的篇章,创社四杰及印社同仁公推印坛泰斗吴昌硕为首任社长,昌硕先生则谦和答曰:“社既成,推予为之长。予备员,曷敢长诸君子。惟与诸君子商略山水间,得以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焉。是则余之私幸耳。”自此,昌硕先生与印社同仁,尤其创始人丁辅之、叶为铭、王福庵、吴石潜之谊因金石之缘、西泠印社之缘而深矣。

近日得睹吴昌硕致叶为铭信札十七首,皆金石论艺,交往过从之迹,字里行间莫不溢有相知以心之情,印社先贤金石情谊由此可见一斑。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俊卿,初字香朴,中年后改字昌硕,又字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苦铁、破荷亭长,又署破荷、老荷、大聋,七十岁以后以字行,浙江安吉人。擅金石书画,尤精秦石鼓文,为海上画派后期领袖,一代宗师。

金石之交的故事慨括(金石之交典故翻译)

叶为铭(1867-1948)初名铭,字品三,号叶舟,杭州人,祖籍徽州,故署款、印章恒冠新安。擅篆隶,能鐫碑,工篆刻,宗法秦汉,融会浙派。精金考据之学。著有《广印人传》、《金石家传略》、《歙县金石志》、《叶氏印谱存目》、《手抚周秦玺印谱》、《铁花盦印集》等。

一、金石论艺

西泠印社之设旨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同仁间往来多有此切磋论丛,况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创始人叶为铭皆一时金石名家,是以有吴昌硕致叶为铭信札十七首中涉及金石、印学者占其十首之多。现择其相关者列示如下:(1)日昨西湖游眺,胜景重逢,欣遇良朋(谓维季兄),纵观丁氏清秘,虽未覩主人翁而风度自可想见,金石缘深,藉增眼福,皆赖大力有以致之也。(注:维季即印社创始人王福庵(1878-1960),初名寿祺,字维季,号福庵,别署罗刹江民,室号麇研斋,七十后自号持默老人,杭州人。承家学,喜蓄印,自称印佣。工书法,钟鼎、楷、隶无所不能。精篆刻,得浙派神髓。著《说文部属检异》、《麇研斋作篆通假》等。)(2)数日不晤,想旅祉恒吉。静公何日返苏?吾兄手拓《观自得斋印存》帋(即拙刻之印拓而非缶庐之印板)并尚未拓者,各以数张交去价带回一看即奉缴,因有友人欲求一观耳。(注:静公为徐士恺,字子静,安微石埭人。官浙江候补道。嗜金石,精鉴别,精秘之藏,足与两罍轩、城曲草堂相抗。晚寓吴下,与诸名流考订金石,间亦娱情铁笔,室号观自得斋。刻观自得斋丛书,并为赵之谦辑二金蝶堂印谱。)(3)数日不晤,想动定吉羊。尊处所藏石鼓,乞借一观,约四、三日内即可奉缴。拙以为可,望检交品三兄为荷。此恳,敬叩。景张太史大人道安,弟俊顿首。(注:此为致龚心铭札而转交叶为铭者。龚心铭(?-1938在世)字景张,安徽合肥人,金石收藏家。光绪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4)接示并仰社刊单,弟於友人处函问,兹得十余人,不知尊处己録过不?又花四角泉购得印识一册,读之皆不相识之人,兹并奉鉴。倘有再访出,当即补上。(5)自家乡来,接读来示,藉审金石多福。承惠先辈小像墨拓,精古无匹,拟装四小屏,悬之坐右,今而后知铁笔之不及兄也。钦佩钦佩。(6)金石杯酒,性命朋友,观自得斋传不朽。(7)昨蒙枉驾,以天气太热,未能告畣,兹奉去龚函,乞转寄拙刻印花,伴函呈政,请法家指正为幸。(8)连接惠书,遥念金石多福。属件实以入春以来左足肿胀未能踏,故笔墨概不能酬应。兹将先后寄下之洋拾番(前四后六)奉缴,乞检入。《印人传序》容病瘥即落笔(岂有收润之理),然恐不久於人世,幸知己亮我。(9)天龙龛僧桂岺以《藏钟记》乞瑑,记文平弱,桂岺信之不疑,遂为书丹。吴人张七如勒石,拓以赚泉,此真小生丑态也,而品三仁兄偏争购之、潢治之,是认无鹽为施矣。属题数语,草率应教。(10)予好二王书,且好泼墨作芦雁,沙嘴溪头,荒率无状,遂名所居曰小长芦馆。廿馀年来之官长芦、运鹽长芦,长岂芦夙缘耶,此印为翼生钟君所刻,平实古雅,爱玩不释手,因志数语於石以志缘起云尔。

二、情深谊切

金石之交的故事慨括(金石之交典故翻译)

昌硕先生艺臻泰斗,为人却是平和相融,义重情真,信札中与品三先生言语诚挚,多有感惠,时及吴石潜、王福庵、丁辅之等友朋之辞,甚至力邀四杰至苏州寓所,更见昌硕先生与创社四杰间等情深谊切,谦谦君子之风。(1),石潜宗兄、叶舟仁兄大人鉴:别后登舟,即访廉夫取得画册甚佳,所以沧海未及把晤,怅怅。咋见子静翁云小有不适,拟到沪就陈莲老诊,意欲在小舫先生屋内假榻住十余日,未知有可居处否?乞代问子均观察、渔山先生,惠复为幸。来时必在节后云云。弟终日与季贶、鹤逸、瞎牛作狂谈,三君气味酷与蒙老、老渔、野聋诸公同,故得粟其所乐矣。专此敬恳,敬叩道安。宗小弟俊卿顿首。小刚、沧海侯好,同好诸公均乞道侯不另。(2),叶舟老兄惠鉴:读示后得悉旋居安福。委件涂奉,真不直一哂也。(羊润四头领谢)因忘却尊处住址,迟迟至今,罪罪。兄何日到沪?弟因病回苏,无聊己甚,石兄现在何处?望便中示及。敬颂道安。(3),品三仁兄先生鉴:弟初四解维,端阳抵苏寓,寓中平顺,堪以告慰知己。…又蒙以茶、腿见惠,弟当努力加飡,期病立减以合田盛意耳。检得旧画一帧,敬以持赠,笔墨太劣,望弗携上人倚楼也,哂入为幸。大驾何日来苏,可偕维翁、辅翁下榻敝寓,深盼深盼。即颂道安。弟俊顿首。(4),品翁阁下:沪上握手乐甚,弟以小病即回苏寓。委件涂奉,不足观也,幸教我。专此,即颂道安。(5),品三老兄惠鉴:接示作客西泠,兴复不浅,令人欣羡无己,弟以小有不适,日昨返苏,湿冷缠人,旧恙时作,且山荆亦病伤寒,殊为闷闷,委件涂奉一笑,幸正之。润羊一头领谢。复请旅安。石潜兄以病回浙,晤及否?病已痊否?念念。弟制俊顿首。(6),品三老兄惠鉴:在杭承一切照料并各社长优待,心感靡已。弟以冒寒归略有小病,现虽稍好而神气未复。昨得示,兹将题名书上,夭斜不成字,维季兄见之必大笑。又书画五卷,皆标明,祈交学古斋(除沧海外)、郦槐堂手分送之。此讬,敬颂道安。缶弟顿首,沧海兄侯侯。

三、诗词唱和

金石之交的故事慨括(金石之交典故翻译)

金石之交的故事慨括(金石之交典故翻译)

昔时文士多有诗词唱和,往来以文会友,风雅儒沫,札中即见昌硕先生以七绝诗致叶为铭者:风光旭馆酒初酣,九友谈谐聚天龙。跌坐一声齐脱帽,似随我佛誦和南。缶草。

四,画艺相蹉

此十七首信札中极有趣者莫过于:燕文贵何时人,乞品翁先生一查。缶弟顿首。叶师老爷。(注:燕文贵(976-1044)吴兴人,擅山水、人物,於山水不师古人,自成一家。而景致万变,观者如真临矣。后世称之燕家景致。)以昌硕先生尚且问画事于叶为铭,叶氏虽不以画艺问世,然叶氏通画理、画史确也。笔者曾见叶氏画茗壶桃花图,尺素虽小,意趣盎然,用笔苍劲,设色雅宜,昌硕先生为题:品三画,古艳可掬,笔下有士夫气,盖不猛力从事耶,老缶。是图想可佐证于此。品三画,老缶题,由是图再知昌硕先生与品三先生之深谊。

乙酉(1945)仲秋,叶为铭精装此十七首信札于一册,篆题:故友遗芬。并曰:余与亡友吴缶老订交姑苏徐氏观自得斋,砻厉金石垂四十年,尺素往还积若干通。劲宇为之检付装池竟,三复遗迹,因忆缶老所赠诗云:“新学街头齐演说,区区金石尔何人。”良用抚然矣。

唐存才於海上步黟堂镫下

2010年仲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663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低调做人: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下定决心一定要,才是成功的关键。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成功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结果。成功者学习别人的经验,一般人学习自己的经验。 2、只有第一名可以教你如何成为…

    美文 2022年12月13日
    37
  • 关于2023年适合发朋友圈的跨年句子最新

    二零二三适合发朋友圈的跨年句子最新 一、平安顺遂万事胜意充满力量年岁富余。 二、这是我第一次跟你说新年快乐我不说恭喜发财也不说前程似锦我只希望你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愿你做一个…

    美文 2023年1月11日
    47
  • 形容女生漂亮的句子(描写现代女生五官精致的句子)

    现代人学文言文,一个很大的动力好像就是学习古代人“夸人”的词汇。 之前在字画公司上班,老板专门整理了几页纸的吉祥词汇和吉祥寓意给我们。还说毕竟是在文化公司上班的,不能显得太没有文化…

    2022年6月19日
    181
  • 关于安慰人不要伤心的句子166句

    一)、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去世是她最终的规宿,不必太伤心。 二)、世间所有不尽人意之事,全靠硬扛,接受成长,也接受所有的不欢而散。 三)、要等时间嘉许,等春风得意。 四)、无论发生…

    美文 2023年1月19日
    26
  • 梦想被现实打败的句子(现实与梦想的经典语录)

    1. 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2. 长大后才发现,有时你说了真话,你还得和人家道歉,因为你戳穿了事实。所以想要活得顺畅,请时刻带上脑子。 3. 多数…

    2022年7月21日
    305
  • 爱的宣言经典语句10字

    爱的宣言经典语句10字 1、我爱你,就会爱你的一切。 2、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3、甜蜜同携手,幸福共白首。 4、你是我手心里的优乐美。 5、我爱你,想要和你在一起。 6、结发…

    美文 2023年1月29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