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未看书,今天看了几页,读到楚汉兴亡,说汉王据了荥阳,成皋和楚人相持。。。似乎是说赢得关键据点,即使之前大败也无法撼动全局。突然感慨万千,想了很多,以至于半夜睡不着觉,必须记录下来,分享一下

1.首先想到毛选第一卷中关于局部与全局的讨论,他说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本人特地去查了资料,出自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其中还提到“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学习战争全局的指导规律,是要用心去想一想才行的,因为这种全局性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只能用心去想一想才能懂得”“重要的问题在于善于学习。。。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得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资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以上的重点是要善于学习,研究规律,把握全局,这可以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
2.由研究规律又想到孔子的一以贯之,老子的抱一为天下式,可见学习的重点也是通过适度的练习或是读经典的书或是观察来总结规律,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此及彼,由表及里。
3.因为提到孙子兵法,想到了胜可知而不可为,特地去翻资料,在第四篇形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曾仕强讲道德经中提到过说中国人追求的是不败而不是必胜。也许这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认同这个仅追求不败的思想可以让自己更为冷静理性,从而不断精进自己,为不可胜!
4.资料查完后,我发现一个问题,曾经我以为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读书方法不仅啥也没看懂,而且也啥都没记住的想法是错误的,起码有些不太深刻的印象,回想起来虽然记不得书中怎么说的,但至少可以再翻看一下。这又深刻的说明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即便是每天看半页也得坚持下去。其中孙子兵法是两年前看的,却在今天因为机缘巧合得以感悟,那么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确实应该只管浇水,对于结果不应急于求成!
5.若看大家的书,你会切实感受到他们的博览群书。书的种类繁多,目前为止我最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读的是哲学类以及历史类。先中后西,先儒后道,同时对其中内容亦要敢于质疑,或可多方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