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读后感1000字

江南有美人兮――读《林徽因传》有感

摊开散发着油墨香的书,细细品读,青石小巷中,地面微湿,雨水从屋檐低落,又是一声清脆,一个撑着油纸伞的江南女子就这样缓缓地向我走来,每一步都是美好淡雅,每一步都令人心醉,每一步都摄人心魂。

林徽因,这三字光是读来就觉得唇齿留香了,多数人记住她或许是因为那场康桥之恋,又或是那句温暖人心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但是这个有着清澈的灵魂,书写了传奇的女子怎会仅仅如此? 

百多年前的一个六月,一个莲开的季节,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杭州的林家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她在莲香中诞生,喜莲,也终将将如莲一般,盛开在云端。五岁时,大伯母当她的启蒙。也是这时,知书达理,端庄优雅的伯母对她产生了不小的的影响,而这影响,将伴她一生 。

林徽因的童年并非完美,林长民与何雪媛少有共同话题,因而有间隙,的疏离,的抱怨,会带给她心灵上的创伤吧。不难想象,小小的她一边讨父亲的欢心,一边尽力安慰母亲,玲珑如她,应那时就开始感悟出世间的一些道理了,这世间本就是不完美的。

她带着水乡江南的灵秀成长着,未见其旧照时,我就曾在脑海里暗暗描绘她,这样的女子,应该是着一袭素衣或是淡色衣裙,无多余的装饰,本就有光,且应是柔和又不容忽视的。也正是这样的光,吸引了那个浪漫的诗人徐志摩,这充满才情的二人注定会在这诗意的年龄来一场美丽的邂逅。然而造化弄人,他们面临一道无法跨越的障碍,因为徐志摩已有发妻。即便有所不舍,有所悲伤,她还是选择理性地离去,以她的聪慧,她明白这么做的必要性,所以她转身了,独留那位姓徐的诗人发出“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问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样的哀叹。

但才女林徽因的步伐从未停止,有人说她不但是一个优雅闲隐的弱女子,也是一个风浪尖上的女强人。她再诗情画意里常常独自吟哦,又在属于自己的另一个空间里呼风唤雨。的确,林徽因应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就没有让人失望过。于培华女中后,她又开启了自己的另一段人生,同梁思成一起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并顺利拿到学士学位后,又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后来又就职于东北大学建筑系,中国营造学社。有精力时,她把大多数时间奉献给了建筑学的研究,闲下来养病时,又会写诗来抒发自己细腻的情感。可上天偏偏又要磨练这个心晶骨头玲珑心的人儿,诗人徐志摩竟因乘飞机前往听她的学术报告而不幸坠机身亡,她怀着悲痛的心情写散文《悼志摩》,那个能陪她听雨煮茗,焚香读书的人离她而去了,上天太残忍了呀。

在动乱的时代,她无法得到现世的安稳,但是这并不能吓到她。这个莲一般的女子远比人们想象中的更坚韧,她的家族中从来不乏爱国人士,英雄烈士,她也不例外,一样有着一腔爱国情。作为文艺界发起人之一,她同其他爱国人士一起,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日就亡,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的宣言》。卢沟桥事变后,林徽因一家险些遭难,但她的爱国热情只增不减,无法提刀上阵,但她能做好自己的本分。即便后来身体愈来愈差,但她有骨气,即便有国民党的压迫,她也依然参与清华园的反迁校斗争,她说“我们不做中国的‘白俄’。”我相信那时的她即便身体抱恙,也一定目光炯炯,眼中有火在燃烧。后来的国徽设计,她已病重,但依旧带病钻研,因为重视这次委任,她废寝忘食,甚至以消耗生命为代价,呕心沥血地设计国徽。要知道,这可是她能为新中国做的一件大事,要强如她,定要让它尽善尽美才可。甚至于后来依旧带病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的设计,追根到底还是因为,她实在是知晓自己余时不多了,但爱国热情又无处安放,想要将它们安放在对祖国的奉献中。这位非凡的女子即便是身体上再痛,内心也仍会感到充实与喜悦吧。

距医生判定她将不久与世已过去十年,这十年,她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于自己的祖国,但奇迹也有限,那个四月天,一代才女林徽因带着许多人的不舍与牵挂与世长辞了。但我更愿意相信,她是降落人间的天使,携着清香来,又带着淡雅去,轻轻地走了,安静又从容。

“她很美丽,很有才气。”冰心后来谈及林徽因时这么说道。但是美丽与才气兼备的人太多,林徽因让我们折服的还有她的冷静与理性,淡然与优雅,她立足于那个时代,创造了属于她的辉煌。她结交了泰戈尔、闻一多、沈从文等友人,也邂逅了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这三个爱她的人。既在文学领域上有所成就,又建筑学做出了贡献。历史长河这么长,滚滚的河水也冲刷了那个年代的许多痕迹,但她确实留在了无数人的心中,为后人所钦佩,所倾倒,所仰慕。她这一生,应是无憾了。

可四月早里的云烟已散去,梦中期待的白莲亦寻不见,一树一树的花开又花落,燕子在梁间呢喃又飞去,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子已远去,断了许多人的念想,只留给世间一个优雅又美丽的背影。

江南有美人兮,圣洁如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684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化苦旅》读书报告600字

    【第1篇】 关于《文化苦旅》的读书报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对于做学问的学者的要求。读万卷书,是让学者博览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行万里路,是让学者将学问与实践结合,…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77
  • 爱和自由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那爱到底是什么?“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85
  • 《好小子童年故事》读后感5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点点,咱们又见面啦!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了这本书与之前介绍的书,与众不同,别的书都是在写作者想出来的角色,而这本书就是大名鼎鼎罗尔德达尔创造的自传——《好小子…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40
  • 《罗马人的故事6:罗马统治下的和平》读后感_2000字

    《罗马人的故事6:罗马统治下的和平》读后感2000字 治世之能臣——读《罗马人的故事卷6: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原创: 三个石头 三个石头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87
  • 《鱼腹之旅》读后感200字

    读《鱼腹之旅》感想 做完了今天的作业,我读了一本课外书,书名叫《吹牛大王历险记》,有一篇《鱼腹之旅》我读后很惊讶,书里的主人公下海游泳时不小心被一条大鱼给吃掉了。他用手抱着腿从鱼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70
  • 读《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有感1000字

    今天,我又一次捧起《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每当一次又一次地融入其中,随着爱德华旅途的不同遭遇,我的情绪也一次次的悲、一次次的欢,深切感受到了这本书的奇妙意境。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主…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9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