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读后感600字

今天我读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过这第13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先生对此进行了通俗而又深入地论述。他点出了一个观点: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态度不同,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最为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如果是一个木材商看,他是以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这棵古松的实用性;如果是一个科学家去看,他是以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这棵古松的科学性;而如果是一个画家去看,他是用欣赏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这棵古松的美丽。古松在不同的人眼中反映出了三种效果,商人和科学家都是从用的角度看,而画家是从美的角度看。说明人异于其他的一点在于:除了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一句俗语说过:“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与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孔子有言: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其实那时的鱼并不一定是快乐的,而孔子却将自己的快乐转移到了鱼的身上。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是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如果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这第13封信,既通俗易懂,又使我对美学有了有了清晰的认识。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并没有美学中那种专业的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读完后,它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提升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42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者文摘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和去书店买书,帮我挑了一本书,她跟我说,这本书很好,讲了很多道理,我一看,上面写着“读者文摘”这几个字,我又一看,什么,这么厚一本“妈,这么厚,我要看多久才看得完啊…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33
  • 猎人笔记读后感700字

    当翻阅完《猎人笔记》的一瞬间,我的内心不由得被屠格涅夫笔下的人物所感动。作品完美地赞扬了农民们纯朴善良和真挚的品质,更揭露了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贵族地主们的丑恶嘴脸。 书中讲述了作…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36
  • 读《亲爱的笨笨猪》有感600字

    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亲爱的笨笨猪》。书中的主人公笨笨猪住在快乐村里,是一只可爱、活泼、笨笨的。笨笨猪有很多好,有猫咪咪、狗汪汪、乖乖熊、白兔姐妹…… 笨笨猪虽然很笨,但他比谁都…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83
  • 明朝那些事(大结局)读后感600字

    今年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大结局)这本书。书的主要内容是明代末期的农民起义和政治斗争,且笔调诙谐,让人在幽默中读历史。 读了这本书,我不禁为崇祯皇帝感到惋惜,因为大明灭亡并不是他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390
  • 《百科全书》读后感600字

    《百科全书》读后感 在中,我看了《百科全书》,学习到了特别多的知识。打开这本书,我被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国色天香的花,荷兰国花。荷兰人民一直把作为美丽、华贵、庄严的象征。德国花…

    读后感 2022年5月30日
    159
  • 阿凡提的故事读后感200字

    《阿凡提的故事》读后感 我读了《阿凡提的故事》这本书,书中有很多阿凡提和巴依老爷斗智斗勇的故事内容,这给了我很大启发。例如《拆我的那一层》这个故事,内容是这样的阿凡提向巴依老爷借钱…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1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