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是一种享受

有谁在黄昏的窗前,感受着《诗经》的浅唱,自己就成了其中幽兰的花,开尽了美丽,享受了年华?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这曲《燕燕于飞》相传为卫君所作,为即将远嫁的妹妹而谱。古时女子出嫁,就成了天边的飞燕,可望而不可即,可念却不可见。嫁衣愈飘愈远,心却紧紧相随。那群燕上下翻飞,心中的思念,浓得无法稀释。

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一人独立窗边。身处江南,却看到塞上自由的飞燕。再读一遍这诗,然后向风倾诉,寄语上苍,享受亲情,莫再彷徨。我心颤动,因为这群燕舞动的悲剧和在读《诗经》时感到的真挚亲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曲《蒹葭》抒尽了希望与感伤。心怀梦想,情系伊人。欲进,却阻,欲歌,却唯余蒹葭苍苍。歌者内心的热忱与思之不已,到了结尾却戛然而止,让我心怀遐思:伊人依然如诗,蒹葭依旧如画。

风吹芦花,我已无我,只有蒹葭飘零成每一个字。我感受到了那醇浓的爱情,却只愿自己是那浅黄的蒹葭。我心感慨,因为这蒹葭般的优雅和那《诗经》中的纯朴爱情。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之露!”一曲《式微》开创淡泊之隐,相信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吧。先人黄昏下归家的淡淡愁绪,是淡泊明志的陶渊明,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晏几道,是“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庄子,还有迷茫中不断寻找自己的我。而那些曾在田边劳作的古人,是否最终归到了心灵的家,已不再重要。

日色已尽,内心中匿藏的茫然不再,相信我不会再失掉自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回到家的。我心了然,因为这黄昏下享受到的轻吟归曲。

飞燕早已不再是千年前的燕,也早已不见了失去亲人的卫君,只因有《诗经》才保存了那一份两心相念。

蒹葭早已枯去,也无人真心寻伊人芳踪,只因有《诗经》才保存了那一份至美真纯。

黄昏不会再是那个黄昏,在回家的路上徘徊的也不会再是那些先人,只因有《诗经》才保存了那一份清高淡雅。

也许是读了太多人的命运,《诗经》早已不会言语。只有那些字句,让我在流年中享受到了那些本不属于我的似水年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45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儒林外史读后感700字

    因为之前学过《范进中举》,小说里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令我印象深刻。今年,完整地看了一遍《儒林外史》,那时的封建社会,在读书人眼里,“举业”高于一切,于是大家便全身心投入到八股文里…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93
  • 观《芭比之仙子的秘密》有感

    这则故事主要讲述了:芭比的肯被一群仙子带走了,到了隐秘的仙子世界!芭比发现她的两个泰勒和凯瑞的真实身份也是鞋仙子、包仙子。芭比、拉奎尔以及泰勒和凯瑞一起前去搭救肯。芭比和拉奎尔之前…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66
  • 昆虫记读后感350字

    【第1篇】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金笔组织的“21天小书虫”阅读活动,收获很大,感触也很深。在这期间,我读了很多书,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法布尔的《昆虫记》。 在《昆虫记》这本书中,法布…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92
  • 《舒克贝塔传》读后感300字

    看了郑渊洁的《舒克贝塔传》,我收益良多。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只名叫舒克的小老鼠不想被大家唾弃,他想改变老鼠的坏名声。于是,他拔下胡子,穿上一套飞行服,把尾巴缠在腰间。然后驾驶着直…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320
  • 三重门读后感3000字

    韩寒被誉为80后的代表人物,他所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种放荡不羁的个性?是一种超世脱俗的感官?还是一种叛逆出格的精神? 都是,也都不是。韩寒所代表的是我们这个群体的观念,这个群体的想法…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80
  • 《蓝色思维》读后感2000字

    《蓝色思维》读后感2000字!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时节;大自然赋予了草木以生命,在春季蓬勃生长。 人类在大自然中,也顺应着节气。庆祝了春节,享受了春假后,该提振精神,让自己的事业…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