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不好又怎样

  益川敏英在上大学的时候,遇上一件令他十分头痛的事情——他的英语成绩全年级最差。
  英语老师也不止一次敲着桌子对益川敏英说:“你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学不好英语?如果你的英语一直这样的话,你怎么有可能到外国去留学,又怎么可能读得懂英文版的课程?”
  益川敏英做梦都想到英国的剑桥大学去留学,想成为像诺贝尔那样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
  但“英语”成为了自己的拦路虎,怎么办?益川敏英真的有点发愁了。
  益川敏英决定突击英语,可是不管自己如何努力,还是提不起一点学习英语的热情。有时候益川敏英硬逼着自己大声朗诵英语,并且用英语和身边的同学对话,可是同学听了却是一脸茫然,反问他:“你说的什么英语?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
  益川敏英越逼自己学越生气,他看着手里这些在眼前活蹦乱跳的英文字母,真想一把火烧了自己所有的英语书。
  英语不好,是不是真的就如许多教授说的那样,一生都不会有多大的成就?益川敏英跑去问自己最信任的物理教授。
  教授想了好一会儿,说:“很大的可能。因为你英语不好,就无法到外面去和别人进行学术交流;你英语不好,有许多新知识你就无法一下子领会到;你英语不好……”物理教授的话还没有说完,益川敏英伤心地往外跑。
  看来自己这辈子成不了有成就的物理学家,更不可能像诺贝尔那样享誉世界,益川敏英越想越觉得自己前途暗淡,越这么想越觉得需要喝酒解愁。益川敏英走进一家酒馆,对着酒店老板大喊:“上酒。”不一会儿,一只猴子拿着一瓶酒和一个杯子飞快地跑到益川敏英面前摆好,然后又飞快地去拿盘子和碟子。
  益川敏英十分惊诧,他所有的关注点都在这只穿着格子衬衣的猴子侍应生身上,它在酒店中麻利地穿梭,手脚并用。益川敏英忽然想知道老板是怎么把猴子训练成功的。
  酒店的老板对益川敏英说:“人也好,动物也好,它总有一项功能是胜过于别人的,只要你寻找到了,并不断地挖掘它,训练它,持之以恒,那么不要说猴子会当侍应生,现在欧洲的猪不是也能排雷了吗?”
  听完酒店老板的话,益川敏英忽然间觉得英语学得好坏对自己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一直把物理学学好。
  益川敏英大学毕业之后,留在了名古屋大学进行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后来到了京都产业大学,并且期间认识了自己的合作者小林诚。他和小林诚一起进行自发对称性破缺的实验。益川敏英在一次洗澡的时候突然想到“六元模型”,凭着“六元模型”实验的成功,益川敏英和小林诚一起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8年12月举办的诺贝尔奖颁奖晚会,是益川敏英的第一次国外旅行,因为在这之前,所有的外国学术会议,益川敏英都会以自己英语不好无法进行英语演讲而拒绝。现在看来,英语不好对于益川敏英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他找到了自己胜过别人的地方而加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最后就一定能够成为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
  本刊原创编辑/刘伟
  益川敏英,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京都产业大学物理学部教授,专业是量子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53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的理想之奋斗历程

        儿时,时常躺在长长的大炕上、温暖的被窝里听爷爷讲三国、评水浒、论隋唐。那时我的理想就是,长大后成为关羽、武松、秦琼一样的大英雄,过五关斩六将、…

    2022年5月27日
    200
  • 毕业后才知道的十大秘密

        一、毕业后才知道原来学生花钱最大手大脚。    在学校的时候从来都是过的是衣食无忧的生活。钱的概念都不知所云,更何况花钱?待到毕业时,花钱容易赚钱难!看脸色、拍马屁;察颜观…

    2022年5月27日
    362
  • 坚定的后果

       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年轻时热衷于发明创造。他一生中,在各种新产品、新发明上的投资多达50多万美元。但那些项目没一个成功,他的投资都打了水漂。后来,马克·吐温心灰意冷,发誓永远…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62
  • 中考百日誓师大会发言稿

    同学们: 中考是你们人生旅途的第一个加油站,她意味着你们的希望,你们的前途,甚至是命运,挑战六月就是挑战命运和未来,如何在中考中脱颖而出,考出理想的分数,我认为有明确的升学目标,正…

    2022年5月26日
    166
  • 换个方向突围

      18世纪末,英国着名医生琴纳忙于解决天花这个难题。他研究了许多病例,仍然没有找到可行的治疗办法。后来,他把思路放到了那些未染上此病的人身上,从挤奶女工手上提取微量牛痘疫苗,接种…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60
  • 走过人生的悬崖

      走过人生的悬崖
      
      文/固力果
      
      十分勤奋,17岁当兵,继而上军校做医生,34岁摸索着写出第一部中篇就得了“昆仑文学奖”。接着边写作边学习,先后攻下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课程;功成名就后,却经营起了心理诊所。
      
      她的生命仿佛一阵风,从不歇息。每每有人追问她为什么这样拼,她就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1969年,有个17岁的女孩,在上山下乡热潮中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告别北京,成为支援藏北的第一批女兵。这个烂漫少女只知道这是共和国最高的一块土地。却不知道这个平均海拔5000米的地方常年空气稀薄,喘一口气似乎要耗费全身的力气。
      
      本来应该有5名女兵和她一起报到,谁知道干事翻开花名册,却只找到她一个人的名字。并且因为这个部队从没有过女兵,文书还想当然地在她的性别后填下“男”。女孩在当天晚上的日记本上写下:这或许是上天对我的,要我以一个男同志的坚韧和勇敢,留在这里。
      
      此后,她一直以这句话要求自己。而这一切努力终于在一次拉练中坍塌。
      
      那次要爬很高的山,她要求和男兵一样负重70斤。正值藏北最冷的一月,凌晨出发,傍晚风雪滂沱时,只爬到半山,上不成下不得,饥寒交迫。除此之外,女孩更忍受着生理疼痛的折磨。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再也不住了,喉头腥甜,她觉得自己一张嘴就会喷出血来。背上交叉的行军带如同两条绞链,深深地割进身体,凌迟一样刺痛。她开始流眼泪,然后问自己:当身上所有感官体会的都是痛苦与折磨,这样的生命,要它做什么?
      
      最后,她作出决定:我要结束生命,从此长眠,埋骨雪山。
      
      她认真地寻找自杀的机会。
      
      正在走的这条山路,宽不过两尺。身边就是悬崖,摔下去定然粉身碎骨绝无=数。所以每一次迈开步子,于她,都是一场生死的较量。当数不清的自杀良机从她身边一一流逝时,忽然听到抵达营地的军号响起。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战友们以为她在为胜利激动,其实她对自己失望至极:你真是个胆小鬼!
      
      庆幸,是在第二天清晨到来的。她睁开眼,透过窗户看到那么近的蓝天,近在眼前,近到用手一戳就能掉下来一块儿。她认真地看了看,然后笑了:你瞧啊,原来只要不断往前迈步,真能走到天跟前。
      
      故事讲完,她盈起满脸的笑。如果你听懂了,那你一定能从她眼睛里,瞧见一整片蓝天,离地5000米,那么蔚蓝,那么高远。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5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