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而死

  韩国作家崔仁浩在他的巨著《商道》里,描写了一段关于19世纪初,朝鲜商人林尚沃在生意场上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临危不惧“为生而死”的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1809年随从朝鲜朝廷使节团来北京经营人参的巨贾富商林尚沃,孤注一掷,倾其全部财力,带着他的梦想从朝鲜运来了2500公斤上佳人参。时值岁末,中国人素有冬至进补的习惯,此时的北京恰逢人参缺货走俏。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商机,林尚沃欣喜若狂,决定狠狠地赚它一把。
  于是林尚沃派人在同仁堂门口张榜宣布:人参一斤,银子四十两!好一个朝鲜参王!顿时,北京商界一片哗然。在过去几十年,甚至在一二百年里,北京的人参价格一直维持在每斤二十五两银子以内。这一回,着实令中国商人瞠目结舌。看来这个朝鲜佬真的是发疯了。
  震惊之后的冷静,冷静之后的睿智,中国商人坐地商量决定联合抵制林尚沃,所有商号药房谁都不得向朝鲜商人购买一两人参。依照惯例朝鲜使节团一般在冬至前后到北京,大约在北京逗留四十至五十天时间,要赶在鸭绿江冰封消融之前回国。到那时候,看你林尚沃如何处理这2500公斤人参,我们就等着你流血贱卖!哼!中国商人自鸣得意。
  面对中国商人的联合抵制,林尚沃如坐针毡,伙计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林尚沃仔细分析,反复推敲且无计可施。唉!摆在自己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出血甩卖,第二条路是原封运回国内。无论走哪条路都是一条死路。
  眼看归期紧逼,回国迫在眉睫。林尚沃还没有想出第三条可以走的且不是死路的路。林尚沃彻夜难眠。
  急也无益,索性夜访随使节团同来的友人金正喜。金正喜才高八斗,学识广博,与林尚沃十分投缘。当晚,两人推杯换盏开怀畅饮。酒过数巡之后林尚沃说:“我有一事请教大人,望大人不吝指教,当身置百尺竿头,上不能求生,下不能求活,如何是好啊?”
  金正喜双手反背踱步沉思,蓦然转身冲到案前挥毫泼墨:“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两行大字力透纸背。“必死即生,必生即死。天无绝人之路,置死地而后生啊!”金正喜言真意切语重心长。一席话两行字,林尚沃顿时大悟。拍膝而起向金正喜拱手作揖。扔下一句谢谢救命恩人,直奔自家旅馆而去。
  第二天林尚沃命手下在同仁堂门口贴出新告示:人参一斤,银两四十五。
  又涨了五两银子!不可思议!林尚沃念的什么“生意经”?中国商人一头雾水。既无招可出,只有坐等林尚沃的下一步棋了。
  二月二日,是使节团回国的日子。林吩咐下人打理行装,备马架鞍,准备轻装回国。命中国伙计王造时等人堆起劈柴,点火烧参!
  这边早有线人来报:林尚沃正大火焚烧人参,伙计们将人参一捆捆往火堆里扔呢!
  这个疯子!
  人参,是商人的摇钱树,也是血、痨、损病人的救命药物。烧人参,无异烧人哪。中国商人火速通过林的中国伙计王造时出面调和。但是人参已烧毁一半。
  最终,中国商人以每斤九十两银子的天价全盘接受。林尚沃以高出每斤四十两银子的价格悉数售出,凯旋班师。
  有的时候企业的生与死,仅仅隔了一张纸,真是玄乎啊。“生到极时即临死,死到绝处恰逢生。”企业与世界万物一样不断会面临生死考验,而死是绝对的,永恒的。商业哲学的全部意义在于告诫企业领袖们,在经营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惟有选择局部的死,才有可能获得全局的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54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最早的奥运会邮票

     1894年6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作出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1896年在雅典举行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奥委会第一位主席泽·维凯拉斯将这一喜讯带回雅典后,希腊首相特里库…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39
  • “害怕”只是一个过程

      我的耳边吹过刺骨的风,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感觉:那就是害怕。漆黑的夜晚,漫长的田野小路上我独自骑车疯狂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不害怕!可是当我经过一片坟地时,…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17
  • 2018年高三励志讲演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我们也可以说:在高三的这边是汗水和泪水,在高三的那边是鲜花和掌声。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高考?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第三,高三应该怎…

    2022年5月26日
    324
  • 改变你对生活的看法

      多年来,我在业余时间里总喜欢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偶尔也建议朋友们去试一试,因为它可以带来许多惊喜。我有一位老朋友住在内不拉斯加。她看到我获奖的摄影照片时说:"唉,我这一…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21
  • 忍一忍就过去了

      他于1934年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人的生活一直很艰苦。他小的时候,冬天连鞋都穿不上。新中国成立后,他依靠助学金念完了中学和大学。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27
  • 为梦想打工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了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新的机遇。    三年后,齐瓦勃来到了…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2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