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四宗“罪”

  1.贪婪
  1720年4月20日,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牛顿卖出了所持的英国南海公司股票,获利7000英镑。但之后南海股票继续上涨,牛顿感觉自己只赚了个小头,严重“踏空”。于是,他再度买回了南海股票。
  随后的一年,南海股价从128英镑蹿升至1000英镑,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很快形势急转直下,南海股票泡沫最终破灭,牛顿也以亏损2万英镑了结残局,牛顿十年的收入在这次买卖中化为灰烬。
  牛顿将南海股灾归结为疯狂的群体行为。然而,智如牛顿者,也难免随着芸芸众生,陷入对南海泡沫的大众幻想和群体性癫狂,这不得不让人们审视自己内心的贪婪。
  
  2.自大
  但凯恩斯是个例外。
  身为大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投资具有理论支持,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自然是倾向于最熟悉而自信的品种。凯恩斯根据他在财政部工作得到的经验和对战后德国的考察,开始看好美元,看跌欧洲货币,并按10%的保证金进行交易,建立了一系列货币买卖仓位。
  不久,他赚到大笔利润,但也因此认为自己能比普通人更好地看清市场的走势,初始的理性被大笔的利润冲昏了头脑。1920年4月,凯恩斯预见德国即将出现信用膨胀,以此为理由,卖空马克。此前,德国马克一直下跌,但现在居然开始反弹。两个月时间,凯恩斯已损失了l万多英镑,由他任顾问的辛迪加也损失了不少。
  经纪公司要求他支付7000英镑的保证金,于是他从一个敬慕者那里借来了5000英镑,又用他的预支稿酬支付了1500英镑,才得以付清。他被迫承认,自己已经破产了。
  之后,凯恩斯又涉足商品和股票投资,当时德国,这两项投资都采用保证金交易方式,以很少的本钱就可以大笔投资,大胆的凯恩斯很快就利用复利,使自己的年收益在三年内达到17%。但即使睿智如凯恩斯,也没能避开1929年的股灾——黑色星期四。
  凯恩斯毕生积累的财富,在1929年崩盘时受到重创,他几乎变得两手空空。当然,凯恩斯后来通过著书写作、保守投资股市,使得个人财富再次获得增长,但据说1929年的崩盘,是他心里永远抹不掉的阴影。
  不管怎样,凯恩斯是经济学家当中少有的真枪实弹投身市场去验证自己判断的学者,在理性之外再少一点自负,他可能会做得更完美。
  
  3.鲁莽
  身为资本运作老手,索罗斯自有对金融市场的判断,他的“盛一衰”理论(繁荣期过后必存在一个衰退期),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索罗斯可不是理论的奉行者,而是一个理论的践行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证券市场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日本银行和保险公司,大量购买其他日本公司的股票。
  有一段时间,日本股票在出售时,股市的市盈率已高达48.5倍,而投资者的狂热还在不断升温。因此,索罗斯认为日本证券市场即将走向崩溃,他也更看好市盈率仅为19.7倍的美国证券市场。于是,1987年9月,索罗斯把几十亿美元的投资,从东京转移到了华尔街。
  然而,索罗斯的判断过于大胆而鲁莽,首先出现大崩溃的并不是日本证券市场,恰恰是美国的华尔街。198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道琼斯平均指数狂跌五百多点,刷新了当时的历史纪录。
  在接下来的几星期里,纽约股市一路下滑。而日本股市却相对坚挺。索罗斯决定抛售手中持有的几只大盘股。其他的交易商捕捉到相关信息后,借机向下猛砸索罗斯准备抛售的股票,致使期货的现金折扣降了20%。5000个合同的折扣就达2.5亿美元。索罗斯因此而在一天之内损失了2亿多美元。
  索罗斯在这场华尔街大崩溃中总共损失了大约6.5亿到8亿美元,成了这场灾难的最大失败者。
  索罗斯认为,一个投资者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并不是过于大胆鲁莽,而是过于小心翼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54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抗击惰性生活方式的方法

          一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当说想要作某件事情的时候,但过了好久发现还是没有作;或者觉得有力气使不…

    2022年5月27日
    452
  • 高考百日冲刺对联20对

        1、誓夺第一    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  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2、激流勇进    乘风踏浪我欲搏击沧海横流  飞鞭催马吾将痛饮黄龙美酒    3、傲视群…

    2022年5月26日
    194
  • 叫醒我的不只是闹钟

    〖摘要〗1维系一段感情的,不是坦白,而是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有所保留。 本站小编特别整理了一篇《叫醒我的不只是闹钟》,可以欣赏一下。   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努力,而是方向。压力不是有…

    2022年5月27日
    325
  • 励志小故事:眼界决定未来

      :眼界决定未来  文/周礼  19世纪初,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山谷内,住着一群古老的村民,他们的饮用水需要到很远的一条小河里去挑。于是,村长把这个挑水的任务交给了两个年轻人,并承诺每挑一担水就支付他们一定的报酬。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5K
  • 生涯设计网美文推荐(中英对照版)

    生涯设计网美文推荐(中英对照版) 24句经典美文中英对照版。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

    励志故事 2009年5月28日
    2.0K
  • 人生的门要自己去开启

      人生有很多道门,不管有锁没锁,不管是开是关,总要试著自己动手开门。   就算前门不开,可以试试侧门或后门。   就算没有侧门,更别忘了,还有窗子可试呢?   就算窗子都关了,你…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