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中的5个顶级思维(深度)

工作生活中的5个顶级思维(深度)

“思维的深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人生,就是一场邂逅问题的修行。不论是走荆棘的小路,还是宽阔的草原,问题就像脚下的路,一直走才会延伸。

而命运,就藏匿在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里。

一起体会这5个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顶级思维方式,学会像聪明人一样思考。

01

鸟笼效应

心理学家詹姆斯和物理学家卡尔森是一对好朋友。

有一天,詹姆斯对卡尔森说,“我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听了,当时不以为意。

没过几天,詹姆斯就把一个漂亮精致的鸟笼,当做礼物送给卡尔森。

不久,卡尔森就发现了一件特别奇怪的事,只要有朋友到他家里来做客,看见了鸟笼,几乎都会问他鸟到哪去了。

刚开始,卡尔森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向朋友解释,自己从来不养鸟,这个鸟笼只是别人送来的礼物。

但是,效果并不大,依然有朋友不断的问相同的问题,这让他不胜其烦。

终于有一天,卡尔森到商店买了一只鸟放在鸟笼里。

这就是“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就是指,人们在偶然获得的一件自己原本不太需要的物品,为了避免浪费或者其他原因,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继续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鸟笼效应的特点就是,它所产生的心理暗示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

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点,来帮助自己养成好习惯。

例如:看书,打开的书比闭合的书,更有让你看的欲望,因为你可能会有种想法,书已经打开了,不如看看吧。

02

吉德林法则

查尔斯·吉德林说:“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把问题清楚地写下来,就已经解决一半。”

在美国有个著名的“一条线一万美元”的故事:

有一天,斯坦门茨被福特公司请去维修一台电机。因为电机损坏,整条汽车生产线停止,公司派了很多工程师都无能为力。

斯坦门茨不紧不慢的观察电机,上上下下摸索了许久。然后在一个位置上画了一条线说:“这里少了一圈线圈。”重新更换好线圈后,电机果然恢复运转。

经理很高兴问他需要多少维修费,斯坦门茨回答:1万美元。一百多年前,福特顶尖的工程师每个月工资才5美元。

见经理面露难色,他转身写下一张账单: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画线,9999元。

后来,总裁福特先生不仅同意支付费用,还高薪聘请了斯坦门茨。

其实,每个工程师都知道电机需要20圈线圈,但只有斯坦门茨知道那里少了一圈。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你说其实我也可以。可是为什么那个风光无限的人不是你呢?

爱因斯坦给出了答案:“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数学或实验的技巧罢了,发现问题才更具有实质意义。”

我们常常一遇到问题忙得团团转,却舍不得拿出一刻钟静静的思考。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最先行动的人,而是最快发现问题的人。

03

福克兰定律

法国管理学家福克兰说:“当你不知道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按兵不动,最好的决策就是不要决策。

因为你不清楚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

1973年,一场经济风暴席卷全球,消费低迷。当时很多领带品牌减少生产,降低售价。

很多人猜测金利来也会加入当中,然而却迟迟不见动静正当大家躁动不安的时候,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宣布不做任何改变。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静静的观察。

他发现市场上的领带,为了控制成本质量缩水,花色减少后柜台展位也缩减。

于是,他就趁机低价租用柜台,同时储备更加齐全的花色设计。等到经济回升,金利来迅速在市场占领了优势。

斯克利维斯说:“耐心等待,风车从不跑去找风。

人生就如同风车,风便是运势。聪明人的思维,运势不如运时。

运势有顺有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逆风来临时,稳住阵脚,等风来。

04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如果一个人在最初的交际中,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触。

这种第一印象留下的好感,也会对以后的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

虽然这个效应人人皆知,甚至到了老生常谈的地步,但这其中确实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规律。

因为我们都习惯,对看见的人与事进行归类和整理,简单来说,就是“贴标签”。

当我们接受到来自外部的信息,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认知的框架,后来接受的信息就被整合到框架上,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变。

首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定能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05

费斯诺定理

费斯诺说,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曾经有个小国进贡唐玄宗三个金人,外表和重量均是一样,但是有一座最珍贵。

那么到底哪个金人最珍贵呢?

很多大臣都束手无策,有一个老臣站了出来,他将一根丝线分别从三个金人耳朵放入。

第一座金人从另一只耳朵出来;第二座金人从嘴里出来;只有第三座金人,丝线掉进了肚子里。

老臣说,最珍贵的是这第三座。其实,这三座金人对应世间的三种人。

第一种人,左耳进,右耳出,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倾听;

第二种人,听到的不经思考就说出了,多说无益;

第三种,既懂得倾听,又懂得慎言,做到心知肚明。

俗话说,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干货帮(ID:ganhuobang)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79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应届生找工作该如何谈薪资

    相信很多朋友,在谈薪中出现这种情况,报多了怕用人单位给不到而错失好的企业,报少了看到同学的工资比自己高心里又不平衡。所以在面试前一定要好好做做功课。 首先,到网上查一下本地应届生平…

    2022年5月30日
    170
  • HR眼中最常见的面试错误

      工作一段时间后,也有了不少面应聘人员的经验,今天下午本来是有新人来的,但是后来取消了,因为他们都没有过技术面试,后面的也就没有必要了,写些东西给工大的同学们看,我生是工大的人,…

    2022年6月4日
    142
  • 2020年毕业生:更容易考上公务员的6大专业

    眨眼已经2月中下旬了,意味着又有一波应届毕业生们即将出炉,2020年应届毕业生们未来规划好了么?讲真,参加公务员考试对于应届生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出路,尤其是以下6大专业,错过太可惜…

    2022年5月30日
    178
  • 职场融入最禁忌的10条规则

    职业发展不顺或发展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你根本没有融入到企业中,导致你被边缘化。想要更好地融入职场,你必须要知道这10条原则! 1、经验主义。经验很好,但职场最忌讳的就是经验主义。…

    2022年5月17日
    191
  • 面试如何巧妙合理地与面试官讨论薪资

    每个人在求职过程中都会面对薪资的问题,想要谈到自己比较中意的薪资,除了要在投递简历的时候选择一些薪资范围与自己目标相符的公司,也要学会在面试过程中更加巧妙合理地与面试官讨论薪资。今…

    2022年5月24日
    142
  • 职场,是永无止境的考场

      职场,是永无止境的考场      到《新东方精神》编辑的约稿电话时,我和同事正在准备一场关键岗位的面试。这个岗位从2011年6月公开招聘至今,已经进行了至少10轮面试,累计面试…

    2022年5月19日
    1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