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读后感900字

在痛苦中寻觅欢乐――读《贝多芬传》

“人生的钟摆永远在两极中摇晃,幸福也是其中的一极,要使钟摆停止在它的一极上,只能把钟摆折断。”《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样写到。这种每每与幸福只短暂碰撞的经历,正是贝多芬人生的真实写照。然而,一直沉浸在欢乐里便如同风平浪静的,了无生气,唯有在与幸福和痛苦的激烈碰撞中,才能成就美丽的浪花。

苦难与欢乐一直与贝多芬形影相随。他在艰苦又充满残暴的童年里依然怀有对音乐的巨大兴趣;在耳聋折磨、疾病缠身之时依然坚持创作;在穷困落魄、为家庭操心之时依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仿佛是境遇的好意,特意替他不断地供给并增加苦难,使他的天才不至缺乏营养。”但在种种苦难的交织之下,《英雄交响曲》的旋律在回荡,《欢乐颂》的歌声在耳畔萦绕。贝多芬追求艺术,追求自由,即使在痛苦的漩涡中也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将欢乐奉献给给予他苦难的世界。

苦难是生活的一剂良药,它虽无法改善现实的生活境遇,却能让人的头颅高昂,走向精神的高地。老舍说:“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的确,每个人的生活总难免伴随有阴雨天,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过苦难的洗礼,成功才显得弥足珍贵,为成功付出的努力才更有价值。

由贝多芬用苦难换来欢乐的人生,我自然想到了现实中的挫折教育。面对摔倒的孩子,国外的父母总是鼓励他们自己站起来,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摸爬滚打中学会走路,而中国的一些家长却会忙不迭地将其抱起。殊不知,这样却让孩子失去了一个磨砺自我、发现探索的机会。“啃老族”现象的出现,钱学森关于“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顶尖人才”的发问,大概跟挫折教育的缺乏有一定关系。

高二的那堂挫折教育班会课让我印象很深。不要畏惧、逃避挫折,当挫折真正降临到自己头上时,坚持一定能战胜它,如落难的王子。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的一声呐喊不仅是个人内心的强音,更是对人类的呼喊。村上春树言:“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个十字架。”有人被压倒而止步不前了,有人却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与站立中继续前行。要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人生,是每个人都该思考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805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_900字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900字 “我讨厌这部电影。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这部电影。讨厌它。讨厌所有假笑的、愚蠢的、空白的、侮辱观众的时刻。那种认为任何人都会喜欢的感觉很惹人讨厌。我讨厌…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339
  • 《华为管理法》读后感_2500字

    《华为管理法》读后感2500字 最后五章内容与华为相关性不大,不过还是可以看到不少实用的管理方法,附读书笔记。 ————华为基本法———— 华为基本法的内核—— 自由王国—— 铁军…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823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人们时常感动于《巴黎圣母院》中相貌奇丑敲钟人卡席莫多对吉普赛美妙少女爱斯美腊达谦卑的爱情,而我却被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德对爱斯美腊达孤独、霸道而绝望的爱所深深震撼! 作为一个教士,…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99
  •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300字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中国民间故事》。 这本书是我推荐看的。里面除了民间故事以外,还有神话故事。很多东西的来源大多数是用民间故事介绍的,比如,治人脱发…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836
  • 《疯狂绿刺猬》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有幸读了一本幽默风趣的好书――《疯狂绿刺猬》。这本书让我喜欢上了幻想小说,喜欢上了一个命中注定的旅人,一个徘徊在人和妖的世界之间的幻想小说作家――彭懿。 这本书主要写了:残…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238
  •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1000字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1000字: 这篇童话的知名度无需太多介绍,但是对这篇童话的认识很多人却从来没有超越出来。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特别喜欢《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的爸爸问她为什么喜…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