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读后感600字

真实的世界――读柴静《看见》有感 

若要看见真实的世界,需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题记 

柴静是位记者,她的《看见》理所当然地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首先让我喜欢上这本书的是她的语言,简短,犀利,意蕴深远,有时甚至不符语法,但其深意已尽在其中。才去央视时,她经常被领导批评,书中这样写道“她骂人的那个劲儿,让人轻生的心都有――因为他骂的都是对的。”这种倔强又理智的描写传达出的是个人情感与世界的完美搭配,而不是姣砺造作的融合,夸张。 

非典留给我的记忆是家里老抽屉里的一只发黄的口罩,而留给柴静的是空荡街道上孤零零的话筒,是没能穿上隔离服就去帮助病人的医生,是她每天早上夹在腋下的体温计,是病人低垂的失去光芒的双眼・・・・・・柴静是为数不多的“非典记者”,她做的节目播出后,有人说她在制造恐慌,也有人说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同样,山西繁峙矿难,柴静记下了同事的采访经历:一百三十米的矿井,罐笼到底时,一声巨响,抬头都不见洞口的蓝光。同事拍到那些被藏的尸体遗骸,闻了被烧过的裹尸布,对我们说:“你要是看见他们的样子,绝不可能为了几个臭钱就同其他记者一样买了灵魂。” 

这是真实。生命在灾难面前显得何等脆弱,没有诗意的结尾或给人印象深刻的遗言,生命说走就走。而由一些生命演化而来的灾难更为可怕,可怕在他们的残忍,冷漠与强大。另而,给人慰藉的是,这些生命都被镜头记录了,被纸张记载了,公之于众了。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是需要媒体监督的。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让我为之感动的是:柴静没有被感动。“准确是记者这一工种重要的手艺,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决不能走到探寻真相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柴静这样说,正是因此,她的镜头和笔头记录的才是真实。 

她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的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她只选择了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书中记有浑噩的小社会环境,记有苦堪的小社会角色,让读者的心被一刀一刀刮割,隐隐作痛。让人欣慰的是,这些被真实地反映如我们的瞳孔,无遮掩,无修饰,不掺杂情感,不混淆视听。 

透过《看见》,我看见真实的世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808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少年从不等风来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翻开《少年从不等风来》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就被深深迷住了,于是一口气看完了全部。我…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51
  • 牛顿读后感300字

    《牛顿》读后感300字: 假期我读了一本书《牛顿》。书的内容是牛顿生下来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牛顿小的时候就改嫁了,他由外婆带大。 牛顿从小就爱动手,他的想法和别的孩子与众不同,总爱…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7
  • 青铜葵花读后感450字三年级

    【第1篇】 ,我读了曹文轩的一本书,名字叫《青铜葵花》。书的主人公是小青铜和小妹妹葵花。书中主要讲述了兄妹俩在一起所发生的感人故事。  城里的葵花,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她只…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22
  • 数理化通俗演义读后感700字

    《数理化通俗演义》读后感 最近,我用课余时间阅读了《数理化通俗演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很多科学知识,也认识了很多科学史中的重量级人物,他们为人类科学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22
  • 《一粒红尘》读后感_800字

    《一粒红尘》读后感800字 一直喜欢看小说,是因为总会找到社会的缩影,总会找到自己的影子。 和林绍觉性格中相似的地方,无外乎是那种对现实的不甘心和对物质的渴望罢了,只是我和她不同,…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75
  • 学《散步》有感500字

    今天新的给我们上了莫怀戚的《散步》对我的感触很大,尤其是最后一句:她背上的和我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没错!用整个世界来形容这两个人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对于我和妻子来讲,我的和儿子…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10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