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书笔记600字

书香伴我行

可能是因为学习的原因,与书本打交道惯了,每次放都会叫上小们去合肥图书城看书,顺便淘些书回来阅读。

最高兴的莫过于暑假了。虽然天气有些热,可还是可以找到时间“猫”在空调里读书,去品味那些意味隽永的文字。这不,今年暑假,我就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角色当然是虚构的。其中,许多人物形象都来源于作者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熟悉的阶层。主人公方鸿渐取材于作者的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一个狂妄自大。这不正好与方鸿渐无知的性格有些许相似之处吗!苏小姐的原型来源于作者的一位女,而与苏小姐结婚的那们曹先生则是钱钟书先生自己的一点小缩影:结婚时,黑色礼服,白硬领圈被汗水浸得又黄又软。而赵辛楣是个十分重情义的人物:不仅长久地仰慕苏小姐,而且失恋后还能与“情敌”惺惺相惜,成为知己。这样的一位有志青年却是从一个小孩子演变来的。

初读《围城》时,我几乎是“载读载笑”地。我比较爱方鸿渐一行人去上海途中的一段。其中,李梅亭这个人物证我印象颇深:吝啬猥琐。不仅在出发等行李时被褪色的雨伞借细雨浇了一身绿,而且还有些怪癖――一些只为自己的怪癖。这是何等肤浅!另外,文中有些夸张十分吊人“畏”口:“咖啡上的白沫像人的唾味”、“面里有人的鼻涕”等等,让人身临其境,自觉爆笑不已。

老实说,意犹未尽。便再读一遍。这才发现在幽默诙谐的背后,有它自己生命的厚重与悲欢离合。方鸿渐这个虚伪的人,什么都是假的:文凭是假的,买的;工作是假的,闲的;老婆也是假的,没有爱情的……他无所事是,总是依赖于上一辈的名声和关系来攀高枝,也没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就是因为肚子里墨水不够深,精神涵养才远不及赵辛楣,最后结局也让人深思反省。书中的格调,以及强烈的人性都深深震撼了我,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幻想自己也处于这座围城之中。行年十六岁,已经开始觉得时间是浪费不起的,但我宁愿用一暑假的时间来深究这本书,探寻里面的绚烂;又似乎坐于榭台一角,观尽书中的悲欢离合。

当整日的喧嚣沉寂下来时,我铺张凉席,捧着《围城》,常常无法自拔于淡雅的文字中,任全身大汗淋漓。可是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此刻,心中没有杂念,如饮佳酿,啜香敬,快意无比。辛苦流着汗,却又酣畅淋漓地徜徉于那恍惚空灵而又旖旎美妙的,《围城》的世界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858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老鹿王哈克》有感500字

    老鹿王哈克已经15岁了,对于人类来说,15岁正是青春旺盛的时候,但对于鹿族来说,15岁已是垂暮之年,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已老化。但老鹿王哈克并不能像期待中的那样安安静静地等死,而是为了…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111
  • 读《面包树的故事》有感500字

    最近,我读了一篇短文――《面包树的故事》,这篇短文使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短文中主要讲述了一间简陋的小茅屋里,住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妻子,还有一个儿子和一只狗,他们生活得非常清贫。有…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270
  • 《你在为谁读书》读后感1000字

    求知路上苦求索――《你在为谁读书》读后感 窗外,皎洁的月光撒满了大地,轻轻合上你在为谁读书掩卷沉思,不禁感慨万千。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我们应当怎样度过这仅有的一次…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18
  • 读《学与问》有感300字

    学习了《学与问》这篇课文,我对学问稍有了谢了解。学问决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上完了学并不代表知识已经学完,人活到老要学到老,且要“不耻下问”。 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少年时期所花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327
  •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2000字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2000字! 作者:Delilah 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叫《How children succeed》,成功这个词如果放在现在过于浮躁的社会,总是被认为是财富自由和…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40
  • 读《我将来是个有钱人》有感800字

    刚买来《我将来是个有钱人》,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这本书真让我受益匪浅啊: 主人公胡小闹花钱本来是大手大脚的,后来听了钱(钱多多的富)讲“钱课”,听说父母赚钱很不容易。胡小闹想试…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0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