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600字――爱永在

很少会独自一个人去思考关于死亡的话题。但是有些时候却不得不去思考。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的危险太多,死去的人也太多。可能会觉得死亡还很遥远,但下一秒就有可能命丧黄泉。

哈利就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宝贵的生命,那一瞬间实在是太快了,甚至让他没有感到丝毫的疼痛,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人们口中所说的"天国"。在那里,没有时间观念,太阳不会下山,也没有任何感觉。是自由的,光明的,但也是空虚的。哈利回想起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种种,感到的是愧疚,也是无尽的思念。在多种情绪的冲撞下,他决定重返人间。"你不在了,生活还在。"哈利不在了,但是生活还在不断继续。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甚至就像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那样。但人们对这个男孩的爱,却深藏在心中,只是他并不知晓。

哈利看着看不见他,也听不见他的声音的人们欢快的做着寻常的事。感到很恼怒,恼怒他的死。幻想假如自己还没有死去,也是能够这样的吧!他后悔,后悔和吵架,却到死也没能够道歉。直到最后他才发现,他早已原谅了他,并抽泣着呼喊着他的名字,但却听不见哈利的声音。哈利终于完成了自己所想完成的事情,终于可以释怀了,他也终于可以去天蓝色的彼岸了。虽然文中没有提到那个地方的模样。但可以确定的是,那里一定是纯洁美好的,充斥着幸福的气息的。

对于活着的人来说,生命中的几分几秒或许不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它也不过是那几分几秒罢了。"我是多么妒忌他们。多妒忌他们还活着。"但对于已经失去生命的哈利来说,活着不过是最好的了。甚至妒忌人们生活中的不开心。但是死亡时无法避免的,面对残酷的现实,却无法挽回。但是我们不需要去畏惧死亡,不过就算去畏惧它,命运女神也不会眷顾你,使你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所以,宁可去畏惧,让它成为自己的负担,不如珍惜自己手中紧握着的每一寸光阴,不让它白白流逝,要让它每走一步都留有自己的痕迹。时间是单行道,过去了,回不来。同样,人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只有珍惜眼前,才会有今后的怀念过去。

不过今后的回忆,若只有景物,无非是单调的,唯有人,唯有亲情,,唯有爱,才能使以往的画卷变得色彩斑斓,充满情趣。让人一回忆起,便会有一股暖流从心中汩汩流出。"我有的时候都快被他气疯了,但他会让我马上高兴起来。我真的爱他。我太想念他了。"一句话包含父母对哈利的多少思念和关爱。就算哈利再怎么调皮捣蛋,总是惹他生气,但在父母眼中,哈利永远是他们的骄傲,没有人可以与之比拟的。"我真的很喜欢哈利,他有时很有趣,球也踢得好,脑子也比我快,虽然这些我都没有当面告诉他。"这是来自一个孩子对哈利最真挚的看法和夸赞。也是人生命与精神的支柱。哦,虽然哈利已经失去了他的生命。但爱是没有界限的,不分有无生命。

只要有爱,就能创造奇迹。在彼岸,也一定充斥着不会失尽的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919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向前一步》读后感300字

    《向前一步》读后感300字心得感想范文: 一、Taking risks。成长型思维的人不断地把把自己推入未知的领域,以确知自己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长时间呆在舒适区说明没有进步,反…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51
  • 《秋天的雨》读后感200字300字

    《秋天的雨》读后感200字 预习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秋天是清凉、温柔的,秋天的雨像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把冬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是多彩的,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把大地画成一幅…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53
  • 垂直极限观后感400字

    刚刚看了第二遍的<垂直极限>,之所以今天看第二遍,是因为最近碰到一些困难,翻找硬盘上电影的时候找到了这部片子,虽然,我不是登山家,但是我钦佩那些勇于征服山峰的英雄,希望…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03
  • 一曲展示人性直美美的颂歌

    放下《绿山墙的安妮》,望着封面上那梳着两条红鱼发辨拥有一双绿莹莹的大眼睛还有些怯弱的女孩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温暖与美好。 这是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加峰大个偏僻的村阿的一所…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158
  • 《从文自传》读后感1000字

    《从文自传》读后感1000字! 作者:二斤肉 说起来很是惭愧,在读沈老的自传时,印象仅限于中学课本里的介绍,至于《边城》全本,只听闻,更不曾看过。 沈从文于我来说更多像一个符号,一…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47
  •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_800字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800字 1. 为什么欧美率先发生工业革命,而不是一直领先于世界的中国?这被称为李约瑟难题。林毅夫给出的答案是,前现代时期,技术变迁依赖于偶然,而中国自唐宋以…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3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