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者》读后感800字

生态文明似乎离我们有一些遥远,可是生态却总是影响着我们,虽然说几乎不可察觉但却潜移默化。

老实说,中国的自然资源说丰富其实不丰富,说不丰富其实又很丰富。这句话曾经让我感到难以认同。中国的土地960万平方公里,拥有地理意义上所有的地形,生态环境也优秀到让无数人眼红。我们有森林广袤的大兴安岭,瓜果飘香的新疆绿洲,水草丰美的内蒙古草原,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南海,并且我们还有充满无限奇迹和可能的神秘西部……如此具有多样性和活性的生态系统,何来不丰富之说?

而如今,这本看似应当是充满说教的书颠覆了我印象中的中国。

原来,我们的木筷子消耗量仅仅是列车上每年就有三万亿双。原来,在我看见的看不见的地方的污水沟曾经居然是鱼儿嬉戏的乐园。原来,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

在阅读时,我悄悄的做了一个小计算。我查阅到的资料中,每加工5000双筷子就可以消耗掉一棵三十年树龄的大杨树。列车上需要三万亿双,就代表着六亿棵树为了我们的一时方便而不复存在。或许官方数据不是这样,不过想必也是一样的触目惊心。而全国的筷子,网络上竟有一天消耗100多亩森林,一年下来3.6万亩的可怕数据。而大兴安岭森林面积只有7.3亿亩,若长此以往,仅仅两百多年大兴安岭就会消失。而失去五分之一的大兴安岭森林,对自然的伤害也是不堪设想的。

最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严峻的问题。书中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列车餐车中,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用一次性筷子,似乎是司空见惯,而拒绝了一次性筷子的外国游客竟然被嘲笑。不要说这触到了民族自尊,大家扪心自问,我们有意识到一次性筷子对森林的创伤吗?而我们在意识到后又有想办法去抵制它吗?

答案是没有。我们一如往常,到小餐馆里随手拿起一双筷子,在里忘了带餐具便去食堂拿一双筷子。或许是我们好面子,不想让自己显得突兀而不自在,抑或许是觉得自己太过微不足道,便不再做自认为的无用功。

并且大家面临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不止是中国,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对已经日渐减少的木材,矿产,石油等资源大肆掠夺。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虽然已经发生质的飞跃,可是我们却都在努力地掩盖着它们的代价。

所以,我们不要再犹豫,不要再无视问题,在自己的力所能及之处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者吧。之火也可燎原,至少我们在超市里突兀地拿着篮子、环保袋,在马路上孤零零骑着自行车,苦苦行走时,可以问心无愧:我们,至少为了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2976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800字

    道不远人 ――我读于丹《论语心得》 “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翻开扉页,朴实无华的语言令人如沐三月阳晖。 世人皆知,有华人处必言孔子。孔子的智慧早已被传颂至麻木。…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155
  • 《世界帝国史话:罗马帝国》读后感_4000字

    《世界帝国史话:罗马帝国》读后感4000字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古罗马人究竟是一些怎样的人?智力不及希腊人、体力不及凯尔特(高卢)人、经济不及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247
  • 读《我的信念》有感300字

    【第1篇】 寂静的夜里,昏暗的灯光下,简陋的棚屋中。唯有她,保持住了这份安静和从容。 居里夫人的美丽中透出沉静,沉静中露出清廉,清廉中映出她独特的思想。假如奥本海默是伤人的玫瑰,邓…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99
  •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在明亮的灯光下,我翻开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这本书。它像一块磁铁紧紧地吸引着我,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一个个五彩斑斓的瞬间。还让我认识多位有作为…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227
  • 鲁滨孙漂流记读书笔记550字

    【第1篇】 做个勇敢乐观的人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如果有一天,你独自一个人被滞留于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你能生活下去吗?你可以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造美好的生活吗?相信你和我都会…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39
  •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2000字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2000字: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是由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著,按照时间的脉络,从2008年讲述到了2018年,从企业史角度对每年的标志性人物、标志性事…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