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

刹那的美丽,定格永恒的经典

近期,一档被誉为“文化界清流”的央视节目――《朗读者》,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它让我们知道了朗读不单单只属于学生时代的我们,也不属于一小部分人,而是属于全民,属于每一个人。所以,当合上一本书时,迎来的并不是阅读者的感悟与总结,而是一个唤醒阅读的开始。

谈起钱钟书,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和翻译家的称号使他家喻户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学鸿儒”非他属、“文化昆仑”定古今。而谈起杨绛先生,世人多会冠以“钱钟书之妻”的名号。然而,这位才女的一生并不会因为钱氏夫人的光环而甘心隐退。她通晓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为我国知名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1932年到清华大学借读,1935年与丈夫一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随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乡投抱祖国;建国后,她翻译的《堂吉诃德》中译本被定为国礼由邓小平相赠给了西班牙国王王后,2003年已经92岁高龄的她出版了畅销海内外的一部散文巨作《我们仨》;2011年,百岁之际的她却仍坚持每天读书写字,时常到夜里一点半睡觉,时至2016年5月25日凌晨,这位105岁的老人停止了呼吸,却终于,她们仨团聚了……

当我阅读《我们仨》的时候,是在今年的3月11日,那时的我因为生病而不得不离校回家治疗。病卧在医院的躺椅上,我的左手被针水束缚着,期间,是我右手中的《我们仨》一直给予我支撑。我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却给了我心灵以莫大的慰藉,给予我身体以莫大的能量。在《我们仨》的文末,先生写到:“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寥寥几句朴实之言,却给予我心灵莫大的震撼。耄耋之年,痛失两位生命挚爱,先生黯然承受,用寻常平淡的文字述说最深切绵长的思念和不扰人的悲痛,不煽情、不抱怨、情深似海,人淡如菊。我想,于我这点身体上的痛苦相比先生之哀痛,也就无足挂齿了吧。

在《我们仨》中,我们可以看到钱钟书,杨绛,钱瑗这一家挚爱亲情的浓墨抒发;也可以看到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仨”爱国情操的本然流露;更可贵的是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宁和凸现。先生曾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是的,“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但是,却又是温情美满的。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独留下来的杨绛先生,只能把他们仨一同生活过的岁月,用笔墨记录下来,用情感镌刻下来。

在《我们仨》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年轻气盛的钱钟书和杨绛,在牛津的大街小巷“”寻乐;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他们初为父母的快乐,以及锺书对杨绛的谆谆嘱咐:“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们也能感悟到先生早年经历去世后,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锺书百般劝慰的幸福。连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在她的笔调下,都闪耀着温暖迷人的光辉。当然,我们最钦佩的,还是先生的淡定从容。

出生于1911年的杨绛,领略过五四运动的风潮,经历过硝烟四起的抗战,承受过文革的精神摧残,也同时参与过新中国的建设。这样一个饱经沧桑,看透风霜的老人,时至今日我们阅读着她的文章,却找不出愤世嫉俗的语气,展现出的却是一个内心强大,心静如水般的温婉女子。她的一生经历过太多的跌宕,所以她才会大彻大悟;她的情太真太浓,所以才会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生病去世后用信念支撑着自己生活下去,同时平静地等待着回家。这样一位高洁傲岸的女子,真真切切地让我们从她的文字中明白了:“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

先生仙逝,佳作长存。“我们仨”终于团聚了,但是,“我们仨”的温情与感动却永远留在人世间。曾几何时,我们只向往着天边的,做着遥不可及的梦。然而,当真正千帆阅尽、洗尽铅华后,理智与从容才是最宝贵的行囊。亦如先生所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31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们不做笼中鸟》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做《我们不做笼中鸟》的文章,读了之后觉得很有感悟,便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在生活中,被大人们称着“小皇帝”“小公主”的我们,有时就像关在笼中的鸟。我们被家长骄惯着,每…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23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900字

    【第1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会使人终生受益。每当你身体疲惫的时候,一本好书会使你轻松自得;当你心情烦闷时,一本好书会使你心情愉快;当你生活陷入迷茫的时候,一本好书…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267
  • 生活的哲学——《围城》读后感

    生活的哲学——围城读后感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经典之作。在此书中,他以幽默的语调揭露了民国时期封建思想与崇洋思想盲目结合所带来的弊端。“围城”取自书中人物苏文纨所说的一句话:…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49
  • 不悔,曾经拥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不悔,曾经拥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第一遍看完《追风筝的人》似懂非懂,懂的是阿米尔内心这份愧疚,不懂的是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当从网上找到《追风筝的人》这个电影,再看…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2
  • 阿甘正传观后感1200字

    7月班组活动是一起观看《阿甘正传》,听说是一部励志电影,带着期待、放松、调整心态的心情,跟着“傻子”阿甘奔跑的脚步,开始了他简单、执着、辉煌的人生之旅。 阿甘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20
  • 《我来自孤独星球》读后感450字

    【第1篇】 让孤独远行――读《我来自孤独星球》有感 期间,我读了阳光写的《我来自孤独星球》这本书,深有感悟。 这本书讲述了某校六(五)班的“大队长”兼“班花”江冰蟾学习成绩好、长得…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