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目送》

缓缓翻开这本书,淡绿的封面,就像它的内容一般淡淡的带给我们温暖与感动。《目送》是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推出的人生之书之三。她一改率性犀利的笔触,将这本生死之间的深情之作献给了她的,,兄弟,同样也献给了我们。

彼时的龙应台,五十多岁,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暗夜行山路”,生死经历过后。她于感悟与悲痛之中写下了这本书,作为一个子女的父母,父母的子女,夹在两代人之间的龙应台带领着我们见证父母的老去,子女的成长。《目送 》是一本任何年龄段皆可阅读,并从中有所收获的书。如龙应台一般的中年人看到父母子女在光阴里悄然变化,鬓发斑白的老人看到子女的陪伴与关爱,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看到成长中的自己种种不足。作为我父母的女儿,阅读《目送》时感悟的更多更深的,是龙应台对孩子成长的种种体会。

《目送》中的华安,从上小学时对母亲的依赖 到青年时的独立淡漠,从“不断地回头”到“消失前一次都没有的回头一瞥”,到“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仿佛看到了自己。幼时的我们,需要依赖,可以依赖,也想要依赖,可渐渐地,我们长大了,或许因为我们羞于接受父母的深情,或许因为我们早日离开父母的庇护,或许因为我们不愿表达内心的爱与关怀,或许种种……,我们终于还是离父母更远了。

听过这样一段话,因为是血肉相连的亲人,所以许多话反而成为禁忌,交流是羞耻,亲近是羞耻。唯有通过相互苛求和中伤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才是理所当然,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我们在长大,父母在老去,父母眼中的我们却始终孩子,这一点,时光也无法改变。

《十七岁》里的华飞,拒绝了母亲坚持递过的雨伞,无法理解母亲的好奇,感动与兴奋……我们与父母之间隔着悠悠岁月,时代造就了我们不同的观念,经历造就了我们不同的见解。我们可以不同,可以反对,但应当理解。

《目送》带领我用另一双眼睛看,看到了父母对子女的成长有何触动,从龙应台的视角里,我看到了我的父母,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父母,开始想要理解,想要关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32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与土地》读后感1000字

    小引 就在近日,我偶然在一次打扫卫生中发现了这本书,因为是新的,没有一丝灰尘,洁白的封面,十分简洁。我瞟了一眼,封面上写着“manandland”,意思是“人与土地”,满怀好奇和期…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58
  • 「嫌疑人X的献身」读书笔记2500字(2)篇

    作者:东野圭吾 日本推理小说天王、直木奖得主东野圭吾“迄今为止最高杰作”,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及当年度日本三大推理小说排…

    2022年9月4日
    126
  • 汤姆骑自行车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看了《汤姆骑自行车》。 有一天雨果来找汤姆骑自行车,因为汤姆不会骑自行车,担心雨果嘲笑他,所以汤姆说下次吧。于是帮汤姆把自行车后轮两边的小轮子拆掉,就变成了真正的自行车了,扶…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309
  • 《四季:森林物语》读后感1000字

    《四季:森林物语》读后感1000字: 文/金文中。又到一年万物复苏山花烂漫的季节,小兴安岭的山林又绽放出充满生机的绿色吸引着人们的脚步。曾经多少次到山里游玩给朋友介绍树木的名字,经…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1
  • 《重返春秋战国》读后感600字

    一枚小小“春秋”果――读《重返春秋战国》有感  “春秋战国”是个动荡的年代,却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盛世。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小小的心愿就被春风阐释得很…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921
  • 《岛上故事》读后感_800字

    《岛上故事》读后感800字 如作者所说,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想到自己心中的岛,找到童年的自己。最喜欢他用切片来比喻回忆,像整理书架一样重拾闲置的记忆,过往变得真实可寻,不再感觉生命虚…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1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