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脖.app下载

鸭脖.app下载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鸭脖.app下载

作者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1、春日:春天。

2、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 寻芳:春游赏花。

4、 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5、 滨:水边;河边。

6、 光景:风光景物

7、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 东风:春风

鸭脖.app下载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万紫千红总是春”赏析: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鸭脖.app下载

扩展

少有大志

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这个传说,说明朱熹自幼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58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梅尧臣描写梅花的诗

    梅尧臣描写梅花的诗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接下来小编搜集了…

    美文 2022年12月28日
    47
  • 秋之恋的诗歌欣赏

      秋天即将离去,冬天姗姗来迟。时光流逝,就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如果说,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那么冬天则是一个冰封大地的季节。梨、苹果、柿子、山楂、是秋天的果实,生姜、玉米…

    美文 2022年12月7日
    43
  • 装修广告语宣传语(装修公司朋友圈推广语)

    1 我们和家的故事有很多,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些话语让我们充满力量,感谢不完美背后的善意和包容,总是给予我们直抵心底的温暖,让我们因为一次装修变成了谈笑风生的挚友,甚…

    2022年7月29日
    223
  • 故乡的保鲜期

    1 有人来到我的老家,拍摄了一组照片发给我。 点开图片,我看见了那些曾经异常熟悉的场景。但是,闻不到家乡空气里特有的味道,脚步触碰不到家乡土地上的体温,这便都不算见着了老家。 有些…

    美文 2022年10月6日
    99
  • 善良,是你最美的精神长相

    文/湘楚雁丽 张爱玲说:“生活是一件美丽的华袍,里面爬满了虱子。”所以一个外表美丽,灵魂却丑陋的人,那么,他的灵魂也早已经是爬满了虱子的。 行走红尘,很多人都带着厚重虚伪的面具,外…

    美文 2020年1月12日
    957
  • 关于朋友情谊的古诗大全(一辈子深厚友谊的诗句)

    古人把友情看成是人的“五伦”之一,朋友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孔子在论语的开篇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明远方朋友来访,就是人生一大乐事!白居易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

    2022年7月1日
    2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