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2000字

《瓦尔登湖》――我的心灵之约

温润的风徐徐吹拂我的脸庞,间杂着海的咸腥与湖的清凉。赴约的小路蜿蜒泥泞,我满心虔诚,踏上这条路。

一、造访

那座19世纪的矮小木屋早已在湖畔等候我多时,它很简陋,毫无精巧的装饰,木板间参差的缝隙悄悄告诉客人:自己是主人仅花数天造出的手工品。

我敲了敲门。许久,男人打开了门,用他那严肃的蓝眼睛盯着我。“你好,我是亨利.戴维.梭罗,这是我独居的小屋。”他身材并不高大,但眼神与身躯一般坚实,那双哲学家的眼珠或许真的能够将人的心思一览无余。

似乎果真看穿我的想法,他忽又开口道:“孩子,不必着急,造访我的年轻人往往烦恼缠身,迫切渴望答案,但是我不欣赏这样的功利。也许我们应该散散步,自然会告诉我们一切。”

于是,任那窄小的木房大开着,未及我有所反应,梭罗先生便领我走向屋旁那碧绿的瓦尔登湖。

二、解答

我仅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此刻竟有幸亦步亦趋地跟着伟大的哲人,心脏不禁激动地颤栗着。沿着诺大的湖,梭罗先生优雅自在的迈着步子,不时将动人的景致指给我看。腾起的飞鸟,摇曳的水草,轻羽般的云彩…

“很美。”我发自内心的夸赞。

“是的。 一个湖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的天性的深浅。”他像是自我诉说,又像是对湖低吟。

“可是,您一个人在独居,除了风景一无所有,不会寂寞到发疯吗?”

“除了风景一无所有?不是的。”梭罗先生淡淡笑了一声。“我只是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的干干净净,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简单,再简单―这看上去寂寞,实则是一种享受。”

“倘若这过于贫苦呢?”我小心翼翼的问。

他瞥了我一眼,沉重地说:“这是工业社会高度发达后人的思维……孩子,在你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得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间去。

“孩子,你记住: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这片湖,这所小屋。

三、故事

在这碧澄的湖边,他叙说起一个故事:有一位艺术家,一心一意地追逐着完美。有一天,他想做一根手杖,自言自语道:哪怕我一生中不再做任何其它的事情,也要把它做得十全十美。坚定地,高度虔诚地,他保持着全神贯注,在这整个工作过程中,所有昔日的好友――老去、过世,然而不知不觉之中,他却始终保持着年轻的模样。最后手杖完成时,它竟辉煌无比,成了梵天世界中最美丽的一件作品。

做好一件事――他说――专心致志于你所做的事。为什么要急于成功?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是生命的另一种鼓点,遵循的是生活的另一种节拍。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还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人啊,不要用世俗的成功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吧。而你却要专心致志做好你要做的事――一辈子也许只是一件事。

而这就要使你的心灵单纯。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简单,你要去弄清那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这往往是慷慨提供给每一个人的。不要以复杂的方式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不要以多余的钱和精力去购买多余的东西。

四、橡树

有人说,《瓦尔登湖》诱人隐居避世,是对世俗的逃避。是的,梭罗先生像隐士,可是更像一名斗士。他执着地于世俗间种种肮脏斗着,他反对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他对人类社会中他认为是恶的东西的憎恶程度不下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惠特曼的一段小诗正适于形容梭罗:

在路易安那我看见一棵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

它孤独地站立着

有些青苔从树枝上垂下来

那里没有一个同类

它独自生长着

发出许多苍绿黝碧的

快乐的叶子

梭罗先生的确像一颗橡树,这棵树有着不断迸发的枝条,厚实碧绿的树叶,尤其拥有无与伦比的独立性,却又深深融进湖畔的自然风光。此刻这颗橡树沉稳地告诉我:他崇尚生命和自然,崇尚自由和独立,这里是他的摆渡船,渡他安卧在精神的归宿。

“那么,一个人的摆渡人会是谁呢?”

“是他自己。孩子,是他自己。”他蓝色的眼睛久久地盯着我,那里面我看到荡漾的碧水清波。

五、告别

“谢谢你,梭罗先生。”我怀着从未有过的轻松心情和哲学家告别。

“我们都该感谢这一片湖。”他脸上盛着一派笑意,目送我离开。

译者徐迟先生曾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但我想,白昼繁忙时的心浮气躁正是梭罗先生所言“工业社会发达的弊病”,倘在白昼仍能平心静气地造访那间木屋,或许便能真正领略一场灵魂的摆渡。

合上《瓦尔登湖》,身边的喧闹重又在耳畔响起。玩闹的,层叠的作业,响亮的上课铃,瓦尔登湖清凉的湖风逐渐淡化不见,现在,生活的气息喧杂、真实的萦绕着我。似乎什么都没有变化,又似乎周围的一切都焕然一新。我知道自己的心间已然种下一颗热爱生活的青苗,终有一天它将成长为参天的橡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096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800字

    莫忘初心,恪尽职守——读《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800字: 最近,有幸拜读了《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该书内容较为简短,但是寓意深远,质朴无华的字里行间,主人公罗文敬业忠诚的品质震撼…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2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300字

    【第1篇】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之后,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憎恨。恨那清朝政府为何如比腐败,恨那八国联军为何如此残忍、凶暴。    圆明园是一…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99
  • 《一八九四・甲午海战》读后感600字

    读《一八九四・甲午海战》有感 我们都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不知道为什么日本敢明目张胆的将钓鱼岛国有化。读了《一八九四 甲午海战》这本书,我对钓鱼岛的历史有了更明确的了解。 …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116
  •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

    窗外,天空已不再碧蓝,只有几颗残星还不舍得离开;屋内,桌灯还未入眠,陪着我熬到九点。“呼——”我松了口气,终于“嚼”完了《朝花夕拾》。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十分入迷,沉迷于它温暖…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45
  • 读《彷徨》有感1000字

    鲁迅的小说集子有三本――《彷徨》、《呐喊》、《故事新编》。《呐喊》和《故事新编》我还没有仔细品读过,今天先来谈谈自己阅读《彷徨》之后的一点感想。 以前中学时代学鲁迅的课文总觉得读不…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17
  • 《问题篓子》读后感400字

    《问题篓子》这篇文章讲了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大学学习时曾是令“最头疼”的学生,因为他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当时,他的穆尔就断言,他是最出色的学生。十几年后,他成了世界…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