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有感800字

【第1篇】

在漫长的生活中,我阅读了一本名为《少年维特的烦恼》的书。

最开始接触这本书是在林清玄的回忆性散文《白雪少年》中知晓的。林老写他小时候读这本书时,并未了解歌德,只是用稚嫩的字迹,在那经历岁月沧桑已经泛黄的纸片上,写下了多么可怜的维特,让这深刻、真切且带有朴实感受字迹的书签,伴随着这本书经历了漫长的时光。

我在此之前并未听过这个书名,也不知晓维特是什么样的人。这便引起我的好奇,促使着我跃入这本书的世界。

故事的主人公维特是一个社会大好青年,生活在18世纪的德国。然后因不满社会,官场的腐败,市民的平庸,贵族的偏见而抱有一腔怒气。在这样令人窒息的感受之下,他不得不与世隔绝,成为孤独的一份子。而此时此刻,绿蒂像一束光,驱散了他内心的黑暗,把他引向无比美丽却又无法自拔的爱情。但奈何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绿蒂不得不离开维特嫁给一个贵族子弟。在这令人绝望的悲痛之下,维特最终决定带着对绿蒂永不消亡的爱跌下死亡的深渊。

维特为什么选择自杀?这个时期是人生命之花开放最茂盛的一刻,但却因为无法承受这份沉痛的现实,而选择了最为悲剧的结局。维特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那是一个迂腐没落社会。这让我想起了《复活》中的男主捏赫留朵夫,原来也是一个充满热血的大好青年。但却在当时俄国奢靡腐败贵族风气下堕落成了一个纨绔子弟。也就是说,社会风气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而我们现今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呢?这是一个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社会。这是因为有许多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才能让如今我们能够生活的如此美好和乐安康。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青春之时奋斗努力,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人的一生十分短暂,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的现实,但在转瞬时即逝的时光中,我们又会经历数以千计的挫折与失败。维特的决定是用自杀来逃避他所不能承受起的挫折与苦痛。但著名作家张海迪曾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因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如同坚贞的海燕一般,与令人胆战心惊的狂风暴雨做英勇无畏的斗争,如同傲骨寒梅一般,在冰冻百尺的悬崖峭壁前,用不朽的清香驱散刺骨的严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视那不足为惧的困难,永远保持一颗乐观阳光的心态,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第2篇】

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有感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作家歌德所著,于1774年面世。因为这本书内容写的非常好,十分畅销。以至于后来人们都称歌德为“维特”的作者。

文章是由“维特的悲惨命运”展开来写的,命运对维特是不公平的,它偏偏将可怜的维特安排卷入了悲惨、痛苦的世界,卷入感情纠葛之中,在一次次沉重打击后,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在写完绝笔信后,于午夜十二点开枪自杀而死。

我读着读着,竟情不自禁地为维特那悲惨的命运而流下了怜悯、同情的泪水。

维特的形象,是“反叛的受难者”。“维特”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对此,勃兰兑斯做了深刻的论述:

“维特”是本什么作品呢?下任何定义都不能准确说出这本富有想象力的杰作无限丰富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这篇描写灼炽热的,而不幸的爱情故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人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个时代的感情和痛苦。主人公是出生市民阶级的年轻人,他在艺术上有天赋,为消遣而画画,职业是公使馆的秘书。歌德潜意识的使这个青年具有他年轻时对社会和生活的看法和想法,赋予他以他自己的全部丰富卓越的才智。这就把维特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象征性人物;它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时代的才智。

在这本书面世时,就如同是“一块巨石扔进一潭死水”似的在当时沉寂的社会激起层层波澜。维特悲剧的外部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为形势所迫。

歌德在“生活的体验”和“创作冲动”都具备的条件下,“闭门谢客,集中精力,奋笔疾书,不用写作提纲,只用了四周时间,《少年维特的烦恼》就一气呵成”。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倾吐自己的痛苦,感受和对使人窒息社会的愤懑,维特的形象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身影。

小说的结尾十分耐人寻味,值得我们去深思,特别是在读到书中维特的感慨:“世上只有少数高尚的人,肯为自己的亲人流血献身,并以自己的死激励他们的百倍的生”时,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拉了紧紧的。维特,不就是这种高尚的人吗?他愿意为他人而死!接着,维特在午夜12点开了枪,平静的死去了。

故事结束了,而我的内心却无法平静。歌德写《少年维特的烦恼》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讽刺,还是批判?对此,还有这样一则解释:

“歌德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命运多 的时代。《少年维特的烦恼》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前,当时欧洲的社会、文化、思想正面临着伟大的历史转折,封建社会彻底崩溃已是无可挽回,资本主义时代正在微露晨曦。人们心情骚动,思想翻腾。”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歌德的写作目的了:就是“要求独立的精神”,“反叛和倾吐自己的痛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136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银色魔力瓶》读后感300字

    盼,盼,终于盼到了。期间我看了一本叫《银色魔力瓶》的书,令我暑期难忘。 书中描述了:在一个和谐而又宁静的精灵王国居住着心地善良的精灵和心胸狭窄的巫婆凶巴巴,还有为人善良的国王――普…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11
  • 《琴动我心・肖邦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感受音乐之美――《琴动我心・肖邦的故事》读后感 明月如玉,夜色如梦。倏然,一个清脆而柔和的声音从舞台中央传来,随即琴键开始了欢快地跳跃。一位只有八岁的小男孩,坐在钢琴前,飞快地舞动…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45
  • 读《隐在城市中的学校》有感800字

    【第1篇】 《隐在城市中的》是一篇幻想小说,作者是龚房芳,她是一位十余家报刊的专栏作家。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所城市中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们和睦相处,虽与世隔绝,但自得其…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11
  • 兔子坡读后感350字

    今年,我读到了一本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本书,名叫《坡》,这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罗素,它讲述了一个人和和谐相处的美好故事。我最喜欢故事的主人翁小乔治,他勇敢、善良、敢于挑战。 故事中小乔…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167
  • 《淘气包马小跳・轰隆隆老师》读后感500字

    生活:上学,放学、假期三点式;作业、还有学习班;、、家长和邻居;单调!能写什么呢?可是看杨红樱的《轰隆隆老师》就不一样。 看《轰隆隆老师》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校园生活:当我看到“路曼曼…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44
  • 《凡事不如看淡》读后感800字

    林清玄是台湾的一位散文大师,他的作品渗透了很多禅学知识,所以他的文字总是给人很高的说服力、信服力、感染力和启迪力,尤其是这本《凡事不如看淡》更是包含了深度的哲理,由此也告诫、劝慰、…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