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2000字

做最好的自己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这个,我读了一本名字叫做《窗边的小豆豆》的书。这本书是由日本儿童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女士根据自己童年时代的亲身经历写的,在日本创下了有史以来图书销售第一的纪录,并被翻译为35种语言,感动了全世界数以千万计的读者。联合国基金会主席James P. Grant先生在读完此书之后,这样评价道:“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可见这本书有多么受孩子们的欢迎。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小豆豆的女孩,在周围大人的引导下,终于能顺利地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相处的故事。主人公小豆豆就是作者黑柳彻子女士童年时的自己,她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阳光的女孩。可是,就是因为她过于活泼,过于天真,所以被们认为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小豆豆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她喜欢把抽屉拉来拉去,喜欢特别热情地向别人问好,因为太积极活泼,所以总是影响到别人。最终,小豆豆被开除了,经过的四处奔波,才终于找到了一所名叫“巴学园”的愿意接收小豆豆在这里学习。

当我仔细读完全书,不难发现,“巴学园”是一所专门针对所谓的“问题儿童”而开设的学校。听起来似乎令人生畏,但是其实这是一所充满了魅力的学校。 “我常常想,如果今天还有巴学园,可能就不会有孩子讨厌上学了吧。因为在巴学园,放学后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这是作者在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段难忘的经历,饱含深情地写下来的一段文字。那么,这么一所特殊的学校,究竟魅力何在呢?

首先让小豆豆发生兴趣的,就是这所学校的奇特的教室了。这里的几间教室全部是用废弃的电车车厢改造而成的。司机的座位换成了黑板,电车的长椅子换成了小学生的课桌椅,其他的一切,都基本保留着电车原本的样子。在这里,简直就像是一边学习,一边旅行一样!坐在窗边的小豆豆,逐渐开始喜欢这里新奇的一切。

真正让小豆豆心花怒放的,是这里奇特的上课方式。一般学校都是按照课程表的每门课程排好的时间段,有顺序地上课,可是这个学校却完全不一样。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开始上课,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于是,孩子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喜欢语文的学生可以先写,喜欢物理的学生可以先做实验。对于孩子们来说,能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会非常开心。而且,这样的上课方式可以让老师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最让小豆豆难以忘怀的,还有这里温馨的午餐时光。这个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校长先生要求每位学生带的午餐必须有“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就是说盒饭的菜里一定要有海里和山上出产的东西,比如干鲣鱼和煎鸡蛋、紫菜和梅子干等等搭配都可以。这是因为校长想让孩子们从小就要注意营养均衡、养成不要偏食的好习惯。而且,每当校长看到没有带够菜的孩子,就会让校长夫人从锅里拿两个代表“海的味道”的煮鱼肉卷或者一块代表“山的味道”的煮山芋放到孩子的碗里。就这样,没有一个孩子会说讨厌吃某种食物,也没有孩子会认为谁的菜高级或者寒酸,只要盒饭具备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这两样,孩子们就会非常高兴,笑着闹着讲着故事,度过愉快的午饭时光。

巴学园还有许多方面都和其他学校不同,例如充满想象力的、别开生面的游泳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在这里愉快而健康地成长。这些孩子,有些和小豆豆一样,是因为性格原因到了这里;而有些则是因为身体疾病到了这里。其中,一位患有侏儒病的说:“来了巴学园,我再也没有因为自己是个侏儒而感到自卑。因为校长先生说过,世界上每一个身体都是美丽的。”

相信大家都和我有一样的疑问:在这所奇特的学校里学习和生活过的“问题儿童”们,他们最后都怎么样了?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作者告诉了我们巴学园大部分同学后来的情况,他们中有著名物理学家、有知名园艺家、有学校老师、有公司职员……大家都生活得快乐而幸福。原来,根本不存在什么常人眼中的“问题儿童”,真正有问题的,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孩子的大人们自己。

而拯救了这些孩子们的命运的、为他们带来光明前途和美好生活的,就是巴学园的这位可亲可敬的校长先生――小林宗作老师。多年以后,黑柳彻子在自己的这本著作的扉页上郑重题写上:“谨将此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这句题记和《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一起,被翻译为35种文字广为流传,让全世界的大人和孩子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

“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品质,但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受到影响,优良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这就是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对我们充满了启发意义。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爱好和兴趣,讨厌的和喜欢的事物都不相同,擅长的和短缺的方面也不一样。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让每个人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可是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孩子都被按在同样的模子里面培养,很多家长根本不了解也从不问及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就匆匆忙忙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要求孩子乐器、舞蹈、绘画、书法等等样样精通,却忽视了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林校长所说的:“把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才是教育的真谛,这才是《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真正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每个人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才会觉得人生很快乐,每个人只有发挥出自己的优良品质才会喜爱独一无二的自己。希望我们都能像书中的小豆豆那样,勇敢地去做最好的自己,用自信去照亮未来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223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游戏化思维:改变未来商业的新力量》读后感_1000字

    《游戏化思维:改变未来商业的新力量》读后感1000字 在现在这个相对富足的环境(当然世界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处于为生存下去而生活着)下,越来越多产品诞生且很可能都是为了解决同样一个问…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139
  • 《明朝而那些事儿》读后感1200字

    战胜自我 ・ 赢得人生  ――读《明朝而那些事儿》有感  初遇《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还是在一节语文课上,提及,心里一直念着。这个,再遇《明朝那些事儿》,遍不自觉爱上了。  先来说…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95
  • 《皮囊》读后感300字

    《皮囊》读后感300字: 作者讲述了这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无处安身的年轻人对命运的思考。《皮囊》一书没有华丽的语言去装饰什么,朴实的语言好像一个朋友在和你娓娓道来说着往事。 作者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2
  • 读《金锁记》有感600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屹立在时间汪洋中的灯塔。书籍乃储积智慧之不灭明灯。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 趁着还未结束,我在…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05
  • 读《伊索寓言》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45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拜读《伊索寓言》这本书,我彻底被折服了。《伊索寓言》以多个短小精悍的篇幅,不断阐述寓意深刻的道理。 《农夫与狐狸》…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63
  • 诚信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这些天,我看了《诚信》这本书里所有的故事,我深深地被故事里的人物给感动了。 其中,《曾参杀猪》讲述的是曾参的妻子要…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