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素》读后感1000字

读《我和小素》有感

庚子,罕见的多雨,更罕见的疫情,就像一双镣铐,束缚着我囚鸟般渴望放飞的心……也好,所有旅行取消,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吧。推荐我读《我和小素》。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我和小素》作者黄春华住在武汉,他多位亲人也奋战在抗疫一线,丰富的经历、多重的身份,决定了他对于疫情有着深刻的思考与理解。一口气就读完它,感触很深,阅读中也几次落泪……这本书之所以打动我,除了抗疫主题外,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我们这些青少年心理的剖析和干预是精准并透彻的,对我这个小学生来说,我从书中得到了共鸣,收获了坚强,获取了课堂上不曾获取的知识。

初三女生杨若溪和妈妈关系有些紧张。杨若溪有自己的想法,妈妈也很强势,两人有时合不来。但有外婆和的理解,还有“闺蜜”小素的陪伴,她过的还算开心。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一切美好,外婆被病毒无情的带走了,小素的父母也都染上了病毒,甚至后来连小素也倒下了。值得庆幸的是,在杨若溪的安慰和鼓励下,小素积极配合治疗,最终治愈康复了。杨若溪也更加坚强,渐渐懂事了。妈妈也一改惯用的粗暴、执拗。小素后来去了湖北利川舅舅家一起生活。两人又相约三年后再考同一所大学,一言为定……

杨若溪和小素的故事及经历让我见识了的伟大,也告诉了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遇到任何事情都应该乐观勇敢的面对,相信一切是可以改变的。生活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不能因为我们的怯懦而逃避。勇敢面对困难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在每一次遭遇和苦难中蜕变、成长。我们应该学习杨若溪沉着冷静。更应该学习小素善于聆听别人的意见,努力融入所在集体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只要你想要活着,你就可以活着。挫折和危险更不应该把我们压倒,我们坚定的信念会帮助我们把它压倒,在成长的道路上无所畏惧,这才是我们该有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强大的内心,内心强大了,一切苦难自然就渺小了!

书中的“我”既是主人公杨若溪,又代表着当下众多独立、个性鲜明的少男少女;“小素”既是另一个主人公,也代表了疫情期间不幸感染病毒,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最终康复的普通人。“小素”这个人名字还饱含着普通人在疫情期间对朴素生活、人间烟火的期待,是武汉各界那些淳朴的抗疫故事的缩影。书中并没有过度渲染病毒袭来的惨烈,而是着重表现疫情之下“隔离不隔爱”的大主题,重点突出主人公们在疫情中的成长、责任与担当。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理解人生路上,有着太多来不及说再见的永别,生命那么脆弱,人类又是那么坚强。我深深地为人性的淳朴与善良而感动,也深信人类在这场病痛中一定能够重生。

《我和小素》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动,久久挥散不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281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芳华》读后感赏析1000字

    《芳华》读后感赏析1000字: 看过电影《芳华》后,便找来原著读了起来,读后发现,还是更喜欢电影的表达。电影里稍显圆满,是我愿意接受的表述方式。而原著则一针见血地剖析了人性的弱点,…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3
  • 《星火燎原》读后感400字

    读 《星火燎原》有感 “之火,可以燎原!”说这句话的人改变了一个时代,建立了新中国。 书中写的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八七会议的指引下,奋力抵抗国民党,将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236
  •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书感悟600字

    每个人都有梦,无论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尤其是孩子的梦更多些,也更绚丽多彩些。期间,我就读了一本关于梦的童话故事书――《爱丽丝漫游奇境》。  《爱丽丝漫游…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200
  • 那个黑色的下午读后感450字

    【第1篇】 今天看了杨红樱阿姨写的笑猫日记――《那个黑色的下午》,心情久久  不能平息,书中的一幕幕在我眼前掠过:无论你们在哪里,我都一定要找到你们,生死不离…… 这个故…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85
  • 《股票投资的24堂必修课》读后感_700字

    《股票投资的24堂必修课》读后感700字 当读完第九课后,页面提示要付点小钱才能看后面的内容了。这时才想起此书一年多以前已经免费读过它的英文原版了。在预判A股会涨,告知国内亲眷好友…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77
  • 读《驯龙记》有感400字

    凶猛的霸王龙、可爱的三角龙、在天空翱翔的翼龙……给小们带来了远古的知识、快乐。但爱恐龙的小们,你们想过制造恐龙吗? 从刘海栖的《驯龙记》一文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了孔龙父子想出用“…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