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南旧事》有感――追寻遗失的风筝

现在,的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当初学习鲁迅的《风筝》时,读到这段话并没有多少感触。但如今读了《城南旧事》,英子的笑靥却令我重寻原本已遗失在童年时光里的风筝。
小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们是不同的。
小孩子的心思很单纯,他们用好坏来区分世界上的事物。这种好坏只是一种感觉,不是通过繁杂的分析得出来的结论。不过小孩子的思想也和大人不一样,就算分析过,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结论。所以大人们说骆驼的铃铛是为了吓走狼,而英子却觉得是为了增加行途中的乐趣;大人们眼中的“疯子”,却是英子眼中的秀贞;被大人们痛恨的小偷,在英子眼中却是可敬的。人们都说秀贞是疯子,都对她避而远之,这是因为她的过去让人唾弃。英子却不理会大人的想法,她眼中的秀贞和别的姑娘没有不同,她只是一个大姑娘而已。英子体谅秀贞失去孩子的痛苦,所以她不像大人一样,因为秀贞的过去而歧视她,相反的是,她被秀贞真挚的感动了。她冒雨促成秀贞和妞儿母女相认,还偷了的首饰给她们当路费。换做是大人,谁会去管这样的闲事呢?虽然最后的结局很凄惨,英子再也见不到秀贞和妞儿,但她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作为小孩子的她不明白大人的想法。
人长大了,就会开始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自己和别人不同而被看成异类。就像宋妈只敢偷偷打听秀贞的事,却不敢和秀贞接触。宋妈不怕秀贞疯,而是怕别人把她当成和秀贞一样的疯子,一样的异类。小孩子不管这些,他们通过一切方式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怕大人把他们当成异类,小孩子本来就和大人不一样。但其实小孩子也有异类的概念。我也有过被当成异类的时候,所以我以为我会去关心和我一样被当成异类的人,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在我小学时,有个女生想和我还有我的好友做死党,但我却误认为她是要挑拨离间,因此当她送我们物品、请我们吃食物等示好时,我从来就没有理解过,我幼稚的心中存在的是对她的敌意和厌恶。直到她半途转学了,我才陡然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可笑。再次重逢,我充满愧疚的道歉换来的却是和鲁迅《风筝》中同样的话语:“‘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这遗失的风筝,我终究是找不回来了。后来长大了,也会受人排挤,也会被当成异类。但我终于明白每个人都是有个性和共性的,只是我的个性多一点,共性少一点,而人总是排斥特立独行的人,所以所谓的异类存在于人们各自的交际准则之间。比如说有些人在长大后仍然保留着可贵的童心,可有时却只能被同龄人当做异类来对待。
小孩子总有一些小秘密,他们因为有这些秘密而窃喜。他们不愿意和大人分享这些秘密,一方面也许是小孩子更容易遵守诺言,另一方面也许是小孩子从来没想过大人会理解这些秘密,因为大人会用大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些行为,这和小孩子的理解不一样,所以他们不想让大人介入这些事。英子没有和家人说在草丛里遇见的怪人,因为她答应他不告诉家人,并且遵守约定去听他的故事,这些都是英子的秘密。在英子眼里,他对很好,很和气,是个好人,即使英子已经隐约知道他就是那个贼。可是当便衣拿到赃物,把这个贼抓走时,英子心里还是坚持认为他是一个好人,他偷东西是为了他的和母亲啊,所以英子心里反抗着母亲,还盼望着和他“看海去”。
小孩子做事总是自有主张的。当兰姨娘到英子家时,英子发现了父母的不对劲,自作主张地撮合兰姨娘和德先叔,用小孩子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335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这个,我在家里看了《的故事》,看得津津有味。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苦练杀敌本领》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雷锋刚参军在新兵连集训期间的事。雷锋的班长对雷锋的成绩较满意,可…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88
  • 观六十周年国庆大典有感

    今天是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日子,是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国庆大典。看完之后,我顿感祖…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97
  • 《春盏》读后感_800字

    《春盏》读后感800字 兼说马骅和廖伟棠那天读完马骅的《雪山短歌》,诗集里除了马骅的诗,还有好几篇其他诗人朋友对他的缅怀与对诗的点评。里面有一篇就是廖伟棠写的,当时读完后的感觉是:…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88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这本书里描写的虽然是一个悲剧故事,但却让我看到了忠诚二字的份量。看到了坦诚之路的煎熬,看到了阿富汗人民的生活。 忠诚由哈桑对阿米尔的所作所为来层层展现。即使阿米尔嘲笑哈…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104
  • 《取之有度》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读了一篇名为《取之有度》的文章,它选自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这篇文章向我们阐述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观点。 文章中有一句话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看到这句话,…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247
  • 《爱的教育》读后有感300字

    【第1篇】     “爱是什么?爱的解答就在《爱的教育》里可以找到。”这是告诉我的。所以,《爱的教育》马上成了我的小书柜中的一员。     …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