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书心得60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完《名人传》后深有感悟。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曾经说过:“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我觉得这句话说出了整本书的主旨。

这本书分别给我们介绍了三个伟人: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这几个我们“熟悉”的人,被罗曼.罗兰描写得淋漓尽致,自愧不如。

贝多芬,他在音乐方面有很大的成就,是家喻户晓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贝多芬长得并不漂亮,甚至还有几分丑态。他的人生是不幸的,贫穷围绕着他,孤独伴随着他,然而这一切还不够!双耳失聪让他变成了一名残疾人,病痛让他经常卧床不起。但贝多芬没有被打垮,仍然坚持着,当我看到他把树枝插到钢琴内部,咬着树枝感受音乐波动的事迹时,被深深地感动了。命运对他如此不公平,他却丝毫没有怨言,也从来没有放弃,甚至还在歌颂世界的美好。贝多芬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世界给他一片黑暗,他却给世界一片光明。”

书中第二位是著名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我不得不佩服米开朗基罗的毅力,尽管家庭的重担拖着他的腿,病痛扯着他的手,他仍一步一步往前跨。人们都太注意他的成就了,并不想去了解他的生活。他出门在外,处处有人讽刺,处处有人讨厌,要不是教皇保护,早就家破人亡了。我只想说:“米开朗基罗就是一块钢铁,千万次的捶打,只会让他更具有光芒”。

最后介绍的是托尔斯泰,他是俄国民族的伟大灵魂,是当代人民的光芒,是文学世界的一个太阳!他跟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贵族出生,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使他债台高筑,只能逃之夭夭。不过,托尔斯泰很快改邪归正,先后出版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引起了文坛很大的风波,深受人民喜欢。然而托尔斯泰很热爱生灵,他曾说过:“世界上还有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什么都在这里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第2篇】

 在漫长的中,我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同时也读了一本好书–《名人传》。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下他吧。

罗曼罗兰1867年出生于法国中部,1880年全家迁至巴黎。他于1889年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不久来到罗马读研究生。从罗马回来后,在巴黎大学教艺术史,从此开始了写作,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名人传》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智慧和创建至伟的人物,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显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首“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的一个贫寒的家庭,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米开郎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父亲是奎奇市和卡普莱斯市的自治市长。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

托尔斯泰出生于俄国的亚斯纳亚-波良纳,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在战争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每个人的身上都会降临苦难与灾害,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伟人人格的伟大,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与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一现的成就,不如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399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长城探险记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的书架上有许许多多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水记》。这本书讲述了三兄弟去准备要改造成“国家级文化遗产区”并且要建造许多建筑物的樱桃谷去游玩,那次的旅行让他们懂得…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23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600字

    有的书能够深深地打动你,有的书能够带给你无限的遐想,有的书能令你爱不释手。而我有这样一本书,读罢,深深叹息。 今年,我读了《荒野的呼唤》。这本书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写的。故事的内容…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68
  • 《可爱的骨头》读后感600字

    我是在一本杂志上偶然看到这本书的,觉得名字挺有意思就从图书馆借了来,看来之后我深有感触。 文中少女苏茜・沙蒙,一个生活在上世纪美国七十年代的单纯可爱的少女,只因为偶尔的轻信,被邻居…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99
  •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700字

    【第1篇】  天上是否会同时出现两个太阳?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鸵鸟为什么不会飞?孔雀为什么会开屏?浩瀚的宇宙空间又是否有神秘的外星生物……脑海中经常会出现一连串的问号。为…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03
  •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做一名容易,但做一名孩子们喜欢的却很难。”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来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最近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感悟,深受教益。 …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89
  • 阅读,让心灵开花—读《城南旧事》有感

    我到此刻还记得读完《城南旧事》这本书时的情形,我合上书后摸着书面沉思了好一会儿,就像要从书中的场景—20世纪二十年代老北京的某条老胡同里走出来一样,带着不舍和伤感。 这…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