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和“三识而立”

我认为“三十而立”是对人生的一种误导。

如果一个人不努力,没有长进,非但三十不能立,六十也未必能立。

所以,说“三十而立”莫若说“三识而立”。

 

“三识而立”是哪三识呢? 学识、见识、胆识。

什么叫学识?就是专而博,说专业非常精通。除了专业,懂书法,懂茶道,懂天文,懂地理,懂风土人情,懂音乐,能唱会跳……懂得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可以有两个标准,一是知道基本知识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二是能使专业人士愿意和你聊上1小时而不倦。学识绝对不是单单指在学校里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实际上学识也很少是从学校和课本上得来的。

怎么才有学识呢?一是要有博学之,审问之的态度;二是要有从生活从实践中学习的认识。

学识能带来什么益处呢?提升个人魅力,赢得尊重和认同,扩大社交圈子。

 

什么叫见识?不为人所惑,不为物所迷。就是一看到就能洞识,就是看到现象就知道本质。

如何才有见识?一是多做工作,多做有挑战性的工作,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艰难的工作;二是要慎思之,明辨之。等你摆平了最难摆平的客户,拿到了不太可能拿到的订单,进行过艰苦的谈判,上过山,下过海,享过福,吃过苦,见惯大人物,也熟悉贩夫走卒,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思考总结,慢慢就有见识了。

有见识就有人愿意把困难的事告诉你想听听你的高见,就会逐渐成为意见领袖,就会得到圈内人的认可,就会有很多机会。

 

有见识又敢做,敢判断敢决策,敢作敢当,这就是胆识了。此之谓笃行之。

经常努力去做看似不可能的工作并取得成功,就会逐渐积累起胆气,变得有胆识。胆识是自信的最高境界,也能成倍的提升人格魅力。《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是一个有胆识的人。

史上“房谋杜断”梦幻组合中,房玄龄只能是见识,杜如晦应算胆识。何以房玄龄没有胆识呢,除了性格因素外,还因为他不敢去做,没有迈出这艰难的一步。因为断比谋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和风险。

理不辨不明,事不做不成。光想不做不可能成功,做人要有胆识。

 

一个人如果有了学识、见识、胆识这三识,也就同时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但不用担心自己的事业,而且对世间之事能够看得透、想得明、行得正,看得透则不躁,想得明则不妄,行得正则不惧。到这个时候,不就能“立”了吗。

所以,我说要追求“三识而立”,而不要等待“三十而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5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女性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分析(魏蔚)

    女性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分析(魏蔚) 1999年才来到麦肯锡的魏蔚,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就当选为公司的全球董事合伙人,在竞争激烈的麦肯锡,在这个男性一直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作为一位女性…

    生涯认知 2008年6月26日
    2.0K
  • 找到理想工作的4种态度

      1) 把得到的每份工作都看做临时性的。   (至少在美国)90%的劳动力都不是独立经营,因此,你很可能最终会为别人工作。那份工作持续多长时间由他们决定,而不是由你说了算。只要他…

    生涯认知 2007年10月27日
    1.6K
  • 职场“你我他”

        如同我们每个人成长需经历婴幼期、少年期、青年期一样,成人后步入社会、踏入职场,我们大致也要经历初为职场人、已是职场人、资深职场人三个阶段,把握好每个阶段…

    生涯认知 2007年5月22日
    1.5K
  • 职场生涯好似一个圆

    如何看待职业生涯设计,决定了你能否有效缓解职业压力,获得成功。我认为,职业生涯的过程正如画圆,我们的一生就是在画这个职业生涯之圆,直到退休。   我们知道,画一个标准的圆必须具备两…

    生涯认知 2006年3月27日
    1.5K
  • 职业规划经典四问四答

    职业规划经典四问四答Q1:什么年龄段的人,最容易遇到职业规划的困惑?A: 人第一次遇到职业困惑是在入职1~3年左右。这时,不再像刚毕业时那样盲目,在工作世界中慢慢认清了自我,体验过…

    生涯认知 2016年11月27日
    2.1K
  •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WAY法则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WAY法则 职业规划的WAY法则:W即Why,A即Aim,Y即Yes。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生涯规划专题组推荐。  举个简单的…

    生涯认知 2009年5月29日
    2.6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