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书笔记1800字

日记是人们语言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安妮日记记录着安妮的真实生活和情感,其写日记的过程也是安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

思考生活一个过程,当安妮陷入某种情绪时,写日记发泄情绪。我们可以从日记中了解的安妮弗兰克,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的日记中,我们得知作者的十三岁生日是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那天作者很开心,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五日的日记得知,作者的好是莉茨•古森斯、撒尼•豪特森和尤碧斯•德•瓦尔,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日的日记中得知作者把日记当成,并且给日记取名为基蒂,其写日记的原因是“我没有像日记一样真诚的朋友”,可见作者觉得其内心是非常孤独寂寞的,其写日记是为了倾诉,我们还得知作者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作者与父母和住在一起,他们是德籍犹太人,由于他们是犹太人的身份,一九三三年移居荷兰,当时希特勒的反犹法使很多犹太人家庭遭了殃,他们的生活充满艰辛,一九三八年的大清洗也使安妮的亲戚被迫背井离乡,真正的苦难是从一九四五年开始,战争不断,德国最后占领荷兰,各种反犹法令在荷兰接二连三,犹太人必须带黄色的大卫星,必须缴上他们的自行车,不可以开车,乘电车,只能在三点到五点到挂有‘‘犹太商店”’招牌的店买东西,犹太人到晚上八点必须进屋,犹太人不许去剧院等娱乐场所,不得参加公开体育活动和运动场地,上学只能去犹太等各种反犹规定。一九四二年七月九日日记得知安妮一家与彼得•凡•达尔恩一家为了躲避法西斯的迫害来到安妮公司的大楼密室秘密居住下来,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密室生活。

十三岁女孩本应该自由无虑的玩乐、和闺蜜看电影、逛街、去公园赏花、上学……现在却因为战争甚至是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而失去了这些权利, 被迫困在阴暗的密室里生活,她甚至不知自己是否能活着走出密室。在这么压抑是状况下,安妮在日记里这么说道“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 安妮的乐观让我感动不已,我希望在面对困境时能像安妮一样乐观的面对,能不忘记自己的最初梦想,仍能感恩生活给予我的一切。

十三岁的安妮比现在同龄普通女孩想得更多,思考得更多,更深刻。她对生活的思考让我印象深刻,令人深思。如 安妮对战争的思考 “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安妮对幸福的思考“我们全都活着,但我们不清楚为什么活着,不知道去向何方,我们活着的目的都是享受幸福,我们的生命多姿多彩,本质上却没有两样,我们三个人都生活在普通的家庭,我们都有机会学习,都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都有最求幸福的理由,可是。。。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来争取,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想获得幸福,就必须刻苦工作,积德行善,而不是懒惰和赌博。懒惰也许看起来很容易,但工作更可以带来满足感。”安妮对良知的思考“平静的良知让人坚强”。

日记写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就结束了,书中没有提到安妮命运如何,我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才得知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密告的原因而被德国警察逮捕。数日后所有人被转送到荷兰的威斯第包克集中营,一个月后隐秘之家的八个人被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与姐姐又被转送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姐妹都因伤寒死于营中,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而其他隐密之家的成员除安妮之外,都死于集中营之中。我想《安妮日记》的这本书之所以这么有名,当然这并不仅仅是讲述了一名成长少女的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当时二战法西斯对人民的破害的目击报道。这本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战争对人们的伤害,今后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悲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649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孙权劝学》读后感350字

    【第1篇】 最近我们学习了文言文《孙权劝学》。学习过后,细细品味,使我明白了很多,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孙权之所以能建立吴国,与他自身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孙权并不如诸葛亮那般机智,…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76
  •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六年级

    【第1篇】 强烈而绵长的 ――《城南旧事》读后感 利用闲暇时间,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这本书是由民国作家林英子所作。整本书分为主线剧情和支线故事两部分,并以时间为发展线将几个故…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14
  • 读《狼图腾小狼小狼》后感600字

    自强不息――中华强盛之根本 ――读《狼图腾小狼小狼》后感 狼,是我们汉人眼中坏蛋的象征,可狼在蒙古族人民的眼里却是上天派下来的。自从看了《狼图腾小狼小狼》以后,彻底逆转了我对狼的认…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19
  • 《母亲》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这本书是梁晓声的作品,特别引人入胜,我连续读了两遍。这本书里面有很多个故事,每个故事都特别感人。 读了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他的是一个特别善良,勤劳,爱心,能出苦的伟…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93
  • 《匆匆》读后感350字

    【第1篇】 学了《匆匆》这篇课文,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说话,是它给了我启迪,让我明白时间多么的珍贵啊!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谢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05
  • 《小兵张嘎》读后感800字

    【第1篇】 里我认真看了由著名作家徐光耀写的原著《小兵张嘎》,被里面的情节深深地吸引。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白洋淀边上 “鬼不灵”的小村庄里十三岁的少年――张嘎子的故事。…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