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漂泊的荷兰人》有感800字

《漂泊的荷兰人》是一本浪漫小说集中的一篇,是瓦格纳歌剧的代表作之一。剧词是根据北欧的传说写成的。据传说从前有一个荷兰的航行者,冒着巨暴的风浪要想绕过好望角,并发誓说必须完成其壮举,虽作一世的航行亦所不惧。魔鬼听了他的誓言,就判了他的罪,罚他终身在海上漂流,直至世界的末日;他将永远不得解脱,除非他能找到一个女子忠心爱他。每七年许他登陆一次,让他去寻觅那愿以忠贞的爱为他赎身的女子。直到遇见了一个为她纵身跳入海中的女子。这时幽幻的船影沉下去了,海水涌起了高浪,旋又落下,激成了急流的漩涡。在落日的光辉中,森塔与那荷兰人的影子互相拥抱着,在海上浮现了出来。

我是一个乐盲,欣赏不到歌剧的魅力。同时,我又不是文艺青年,不能理解曲折的故事中包涵的情感。之前我看过一本《瓦格纳・尼采・希特勒》的书,里面记叙了希特勒对瓦格纳歌剧、音乐的迷恋,对瓦格纳的崇拜。所以看了这文章之后我想到的是我们对知识的运用的问题。

恶人会不会发自内心地喜爱音乐,会不会对音乐产生快感?恶魔能不能“听懂”音乐?高雅的音乐能不能滋养恶人的灵魂?对所有这些问题。我的回答只有一个:会。

希特勒对瓦格纳音乐的崇拜,伴随了他的一生,从他的维也纳流浪时代起,他经常买站票去欣赏瓦格纳的歌剧。瓦格纳从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中获得创作的源泉。日耳曼民族对遥远的东方充满着向往。而希特勒却把这便成了现实,派军队踏上了苏联的土地。

音乐是美的,但它和法西斯一样是危险的。

知识亦然。

炸药的发明是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工程师们用它来开矿,修路等,而战争分子却用于战争。

我曾经参加过一场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大学里,增加学识重要还是健全人格重要。支持增加学识的人的观点是知识中包涵运用知识的知识。知识是客观的,而人是主观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怎么可能被知识左右了。没有道德修养的人怎么会把知识运用到好的地方。有学无德是多麽可怕的啊!

马家爵与药家鑫的案子不正在说明这一点吗?

只有道德的指引,知识才能发挥作用。还未走上社会的我们,着实该不断培养健全的人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649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声律启蒙》读后感300字

    去年过生日时,给我买了一本《声律启蒙》,并告诉我这是本有意思的书。带着好奇的心情,我打开了它。刚开始时,只是觉得里面的句子非常押韵,后来我才知道这本书是按韵编排的,讲究的就是格律和…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491
  •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500字左右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500字左右: 暑假里,我读了《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书里讲了一个叫安迪的小男孩所经历的神奇而温馨故事。 安迪没有外婆和奶奶,她的妈妈把外婆的照片拿给他看…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1
  • 《证券分析》读后感500字

    书肯定是好书,但还是想说要做个聪明人,不可一根筋,要读的书和读的方法要注重两个字“合适”,如一定的体系/一定的顺序和难度渐进/不同地方阅读速度(跳读可理解为∞),分别对应自己荒岛求…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41
  • 昆虫记读书心得600字

    【第1篇】 一场昆虫世界的华丽冒险――《昆虫记》读后感 这个,我经历了一场昆虫世界的华丽冒险,也走进了一个神秘而多姿多彩的世界。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科普书,因为它们总是那么艰涩难懂…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16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700字

    【第1篇】 在无止境的学习里,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点缀。在这漫长的中,我阅读了不少中外名著,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本外国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海伦・凯勒的自传。 这本…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85
  • 《海鸥乔纳森》读后感精选5篇

      《海鸥乔纳森》作者:理查德.巴赫,是一位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飞行员。这是一本外国小说,1970年出版后,38周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首次打破《飘》以来的所有…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