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读后感1000字

我国传统史学有重视“考信”的传统,历史学者对于论述搜集和考证材料,需要“求真”。而“求真”即实事求是的精神。求得史实的准确是史学发展的前提。记得有一次去听周伟洲先生的讲座。他所讲得在我脑海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学历史者必求真。最近读了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地五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深有感悟。

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搜集史料之法;一是鉴别史料之法。关于搜集史料之法,总的来说用梁启超先生的话就是“运独到之史实以批判之耳,旧籍具在,搜之不难,在治史者之如何去取耳”,那么鉴别史料之法就是“正误和辩伪”。

先说一说梁启超先生对鉴别史料之法的具体方法吧。根据我自己对先生方法的总结那就是搜集具体的、现存的、直接的史料或搜集旁有资料,,在通过这个资料去得到所需的资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着两种方法都需要积少成多,有敏锐的感觉且需耐烦。

再说一说我自己的看法吧。首先梁启超先生的这种搜集方法让我非常佩服,但同时也心有疑惑,如果一种史料缺失或缺略之事实,需要博收旁证,从一些史实之侧面去论证,那么这个旁证我要怎样着手搜集?从哪一类书哪一个方面?若没有目标,做这件事是很浪费时间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从某一本书看到这类问题的史料,那这个史料就是正确的吗?当然,先生所介绍的方法给我这个初学者留下了很大的启迪。

那么关于鉴别史料之法,梁启超先生的有一句话说得很有理:“史料以求真为善。真之反面有二:一曰误,二曰伪。正误辩伪,是谓鉴别。”然辩伪又分为辩伪书和辩伪事。梁启超先生先是介绍了为什么会出现“误”和“伪”的原因,然后再说了解决的办法。解决的办法有很多,初看觉得很烦躁,但细细品位,觉得有味,不得不佩服和感谢梁启超先生。

那么,我在想是否可以用搜集史料的方法如积少成多,从正面辩伪、正、误或从侧面来证明史料是否正确,那是否又牵扯到我刚刚的疑问呢?

书中除了研究搜集历史之法和辨别历史之法,我还特别注意到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吾以为善治学者,不应以问题之大小而起差别观,问题有大小,研究一问题之精神无大小,学以求真而已,大固当真,小亦当真。一问题不入吾手则已,一入吾手,必郑重忠实以赴之,夫大小岂有绝对标准?”我觉得它对于问题的研究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更适用于我们所遇到的所有问题。

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学历史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研究问题之精神。很感谢梁启超先生带给我这些启迪。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650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第十一根红布条》读后感600字

    【第1篇】 红色,象征着热情与豪迈,象征着一颗炽热的心,正如麻子那平凡而又朴实的心。 麻子爷爷只是那璀璨的星空中一颗最渺小的星,可他确是最最耀眼的,最最不平凡的。麻子爷爷也心疼那只…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03
  • 《我亲爱的小淘气》观后感600字

    曾经让我们看过一部电影。影片的名字叫《我亲爱的小淘气》,这部电影让我感触颇深,电影的主人公戚晓天更是调皮可爱,惹人喜爱让人印象深刻! 戚晓天是生活在单亲家庭,只有他的陪在他身旁,可…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143
  • 《重塑幸福:如何活成你想要的模样》读后感_1100字

    《重塑幸福:如何活成你想要的模样》读后感1100字 之前在抖音上一个小视频评论了一下。视频内容大概是这样的【经常我们会被社会暗示:就是别人告诉你要做什么?比如说我最早听到那个“宁肯…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104
  • 《拉封丹寓言》读后感300字

    读《拉封丹寓言》,就像拉・封丹在我身边对我说他一生以来的哲理。 我在这本书里认识了不知居安思危跑进了放粮食的仓库胖得出不去的黄鼠狼小姐;模仿被缠在羊毛上飞不起来的小乌鸦;想吃老鼠最…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247
  • 《让爱传递下去》读后感400字

    一篇《让爱传递下去》的文章吸引了我,带着好奇心细读起来!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我”参加了《小主人报》济南小记者选拔大赛,当时心里像揣着几只七上八下,十分紧张。纪律监督员发现后和我进…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207
  • 《安德鲁不想孤独终老》读后感600字

    《安德鲁不想孤独终老》读后感600字! 作者:童话in夏禹天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临终时会是怎样的情景:是家人朋友围绕在病床前,众人陪伴深痛哀悼;还是孤零零的独自在家,直到几个月后因为…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