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史大纲》有感1500字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于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完成的一部通史性著作,此书以传统社会价值作为其立场,符合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全书共有八编,四十六章,从虞夏时期一直写到民国时期。因其写作之初,是将其作为一部教材来编写,所以力求简要。虽然具体细节虽展开不够充分,并且其中有些地方也值得商榷,但其论点皆切中时代之要害,可谓入木三分,很见其深厚的史学功底。所以凡读史者莫不应通读此文章,借以培养自身的历史思维以及历史情怀。

凡读一本书,亦是在读一个人,读此书之作者为人为学之道。史书也不例外,这就和“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同理,《春秋》与孔子其人有脱不开的关系。故欲对《国史大纲》的意义有更为深的理解,必然要对钱穆其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此下凡列与其有关钱穆之故事以增进读者的理解。

在民国文化革新时期,当胡适学派反对“崇古”与“迷信”,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上古史作存疑与否定态度时,钱穆等人立表异议,说“余任上古史课,若亦疑古,将无可言”。他在《国史大纲》一书中也说道:“今求创建新的古史观,则对近人极端之怀疑论,也应稍加修正。”钱先生后来坦率地表明自己不同于古史辨派的一味疑古而是在求真的基础上提出新说:“・・・・・・而余则疑《尧典》,疑《禹贡》,疑《易传》,疑老子出庄周后,所疑皆超于颉刚。然窃愿以考古名,不愿以疑古名。疑与信皆须考,余与颉刚,精神意气,仍同一线,实无大异。”

而对于《国史大纲》的创作背景我们也需要明白。当抗战爆发之时,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此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而中国于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钱穆的最坏打算没有发生。

所以说钱穆先生著《国史大纲》更多的是在考量历史对于国人的价值。

近年来,牟经济发展之思维甚嚣尘上,历史这样一个极具魅力的学科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以至于误解。有鉴于现实与历史之间碰撞,通过阅读史书,这是在其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凡读史者,先排除其中被迫读历史者,即使有志于历史学科的人也对于历史抱有不正确之思想。我们必须明确,所有欲在国史上有大出路的人,不单单需要丰厚的历史学识以及敏锐的历史视角,更多的则是需要一种研究历史的人文情怀。这在钱穆先生列于书前的诸信仰中一条有关,即“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存与敬意。”这种历史情怀只有在国人上才可发掘到,而西人治国史能难有这样一种情怀。这不免使我想到,治史的眼界取决于一种个人的情怀。就如同面对于黑白两种颜色,有人喜爱白色,竭尽其能去说白色的好。有人喜爱黑色,竭尽其能说黑色的好。而大情怀者则是融黑白于一,但却又不完全囿于黑白之色。

读完此书,我也对于国史之价值进行考量,若谈及狭义的历史,则便是各类历史书籍上分宗列举之实例,而要谈广义上历史,则便是历史背后所蔓延而出一种精神力量,也就是一种文化的价值。狭义上的历史可以使人明智,而广义上的历史则已经超出具体之实物,变成了一个特殊的价值符号,我更愿把其当国人的一种普遍的信仰。

中国人与美国人不一样,凡今日中国之文艺作品(文学、影视、绘画等)皆重于对待历史元素的回归,而美国人则重于对不可考事物之想象。抛却文艺作品与商业利益的挂钩,我很容易发现所有这些背后的价值倾向。而要将民众团结在同一面旗帜(不自觉的思维模式、不自觉的行为动机)之下,对于中国人而言,需要源自历史而又更加抽象的一种历史精神,而这也正是《国史大纲》这样一部书真正所要追寻的价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650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怪老头》读后感400字

    《怪老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书中的主人公是赵新新和怪老头,他们是一对好,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下面说说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悟。 《怪老头》讲的是一个老头虽然看上去没有…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98
  • 幸福的鸭子读后感600字

    【第1篇】 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幸福吗?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育大?是绞尽脑汁帮你想一个问题?还是们含茹若的教你知识等等……… 在这个里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幸福的》,杨红樱的作品。里…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08
  • 青蛙合唱团读后感550字

    青蛙在哭泣――读《笑猫日记》之《青蛙合唱团》有感  今天,我读了《笑猫日记》之《青蛙合唱团》这本书。  书中主要写的是:在一个没有夜黑有的夜晚,几千只青蛙排着长…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30
  • 珍贵的童年

    珍贵的童年 ――读《城南旧事》有感 最近,我读了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本书是以一个六岁小女孩――英子的视角,用怀旧的笔调描绘了二十世纪初北京南城…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28
  • 读《虎皮猫,你在哪里》有感500字

    今天,我在家里读了一本笑猫日记,叫做《虎皮猫,你在哪里》。 这本书中主要讲笑猫喜欢上了在高塔上的虎皮猫,但是有一天虎皮猫却不见了,于是笑猫决定去寻找它心爱的虎皮猫。 笑猫找来了老老…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34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_1000字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1000字 谢利教授的《死亡》课程讲稿,相比严谨的哲学表述,口语化随意点。身为不可知论文化中长大,教授的观点我几乎都是根深蒂固同意的,只是思考得没有这…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2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