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庄园》有感2500字

提到庄园,总会让情不自禁的想起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庄园生活,于是刚看到《穆斯林的庄园》这本书的名字时,就在猜想这本书是不是描写中世纪西方某个国家穆斯林生活状况的。但当我打开这本书看来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思想是如此的活跃以至于把一本彻彻底底的中国历史性小说想想成为描写外国人的书。书中的庄园并不是我想想的社会经济形态的那种生活方式,而仅仅是一个大家族生活的地方罢了。

我看这部书的原因很简单,一个在圈里发了一张这本书的封面图,说她自己要抽一点时间去把这本书看完。我一眼就看到书面上面几个醒目的大字“穆斯林的庄园”,瞬间就把我的眼球给吸引住了。因为我就是一个穆斯林,所以出于个人喜好,再加之对于一些关乎自身的事情本身就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去了解,就这样就兴致勃勃的去图书馆找来这本书一口气把它给读完了。

看完这本书后,我想表达三个观点,第一个是对这部书的文学价值我不是特别的肯定;第二个是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看来,书中对穆斯林的某些方面的描写完全是出于作者自由发挥编纂而成的,所以就这一点我也不满意;第三个是总体而言,这本书它还是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只不过因为我知识的欠缺不能够很好地去理解其中的深刻意义罢了。

首先说一下我的第一个观点,关于这本书的文学价值的看法。时间顺序上它主要才用了插叙的手法,把要描写的一个个故事情节分割开来,这种写作手法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阅读起来不会觉得乏味。但我觉得这本书用这种手法用得不是很好,致使我读完书了还没找到它安排的逻辑性在哪。同样是利用插叙的手法,便忍不住想把它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家莫言的作品进行一番比较。莫言的小说大部分都是采用这钟方法,刚开始看就会让人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但读完之后便能发现其中时间安排的奥妙,但在这本书中我却尚未发现这种机智。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应该跟个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所以就不在对其他方面妄加评论了。

再说第二个观点,就是关于小说中的情节描写,它以一个回族大将军的喋血沉浮、一个穆斯林大家庭的起落兴衰、一个回民族西迁的历史折射、一个奢华大庄园的殆尽消失、一个百年间葬礼的深重吟唤作为整个故事展开的核心内容。从守备府到文中的我,经历了六代人的变迁,百年兴衰让人像浏览电影预告片一样,代代的变迁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一百年经历了那么多事,以至于看完之后对书里边的人物还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那感觉就像看完《红楼梦》一样,对人物一直是云里雾里的。小说中的各人物虽说都是围绕着主角将军马顺昌展开的,但因为一百年的的时间里他们之间的关系跨度实在是一个让读者头痛的问题。每次看带一个新的人物出现时,我总会忍不住伸出手指头来算算他是马顺昌的第几代人,因为要是不把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清楚的话,看书的过程中会让我很纠结。除了人物关系外,让我纠结的另一个问题是文中对穆斯林很多方面都是作者自由发挥的描写,但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东西。将军马顺昌他经历了一波三折,最后还是落得一个冤死的罪名,于人于己来说他真正的算得上一个英雄,对于国家,他尽职尽忠,对对他有恩的人他更是忠心不二,但最后则是因为他的赤胆忠心要来他的命。但他的死是光荣的,足以让他的后人以此为荣。对于家庭,他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这点在我看来是整个小说的亮点。

将军一生明媒正娶了五个女人,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每一个女人,都全身心的爱着他,不管他在那里。五个老婆,在一个旧时的官宦人家,似乎不足以大惊小怪,可是让人觉得吃惊的是,将军疼爱他的每一个女人,可以说将军就是一个情种,他们在他身边,可以不分大小,不分先后,不分长幼,所以也就没有大房、二房、三房的区别,没有太太和姨太太的区别,只有“云南夫人”“开封夫人”“杭州夫人”“兰州夫人”“南疆夫人”的称呼。这些称呼让他们彼此有了相互敬重的机会,也给了她们自己足够的尊重。显然这是将军的功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将军是回族,她们是一个穆斯林的女人。五个夫人,在古代一般的家庭里,能够出现和睦相处的实在是太少了,很多都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女人之间免不了的明争暗斗,最后闹得让男主人不得安宁。但是将军的夫人们并没有发生这种事情,她们互相尊重互相照应,不管是在大泉子庄园还是在提督府,她们都把整个家庭料理的头头是道,根本就不用将军再为家里的事情操心,因此将军也就有更多的时间经历去完成他的个人抱负和作为一个男人该完成的事业,而和睦的家庭就是他完成这些东西的支柱。他的夫人们在他生前如此,在他死后也如此,并没有让他失望,他真的没有娶错人。当然这就体现了一个穆斯林家庭存在的美德。

在将军死后的日子里,不管是面对祸乱后的家庭还是将军遗留下来的财产都没有使这个大家庭乱了阵脚。将军的死对于一群女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性的打击,但面对这样的灾难,她们并没有临阵脱逃,除了祸乱前就离开他们的“杭州夫人”,去世的“云南夫人”和去娘家避难的“南疆夫人”外,剩下的一大家子就相拥着逃回了大泉字庄园相依为命,使本可能支离破碎的家庭有获得了一线生机。在逃难的整个过程中,开封夫人马香香发挥了她作为整个家庭最年长的女主人的作用,肩负起了维系这个脆弱家庭生计的重大责任。她并没有为将军生下一男半女,但她对其他夫人为将军留下的后人却如同亲生,她这种精神不是一般的人能及的。所以在小说所有的人物中,她就成为了我眼中的主角。

第三个观点就是是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虽说对这本书不是特别的看好,但它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它让我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过去关于穆斯林的生活状况,不管是真是假。其次,它也让我做了很多思考,思考自己的名族,思考生命的意义……读书不仅仅是只读自己喜欢的,更应该去读一些自己不太喜欢但很有意义的书,只有这样才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用更开阔的眼界去看待世事的变迁。我之所以不怎么喜欢这本书,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自己的知识面太狭窄了,对知识的认识太片面,所以思维上的局限性就导致我产生了一些偏见,这是我需要很认真改进的地方,所以本文中的看法纯属个人的误解或是片面言词,不足挂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651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干法》读后感800字

    《干法》读后感800字! 当代社会浮躁的心理环境下,静下心读读书,非常必要的,好书就要反复读用心读,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心得。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这个问题尽管有时会觉得已…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39
  • 《一生的旅程》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一生的旅程》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1、真实远比粉饰和虚假更有意义,因此,那些惊心动魄地经过暗礁的航程就更显壮丽,那些真挚的感情并不因商业关系而变质,反而更令人动容。 2、合作比斗争…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19
  • 读《蓝石头》有感300字

    美好的交换 ――读《蓝石头》有感 我是个特别喜欢读书的女孩,在里,我读了《蓝石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主要是讲金瓜儿和银豆儿在秘密地找一块蓝石头,是为了给他们项链上碎了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47
  • 《奔跑的母亲》读后感300字

    我很敬佩文中的,她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读书,不惜一切代价参加了马拉松比赛,她的年龄对比赛而言处于绝对劣势,但她没有放弃,仍然非常努力,经过不断的拼搏,最后取得了成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24
  • 《蒸发魔法》读后感600字

    快乐是什么?是有很多很多的钱?还是成为世界总统?还是中500万大奖?还是・・・・・・ 让我们看一下小熊的快乐是什么吧! 这只可爱的小熊叫帕丁顿,是布朗一家在火车站捡到的,好心的布朗…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86
  • 活着3000字读后感

    【活着,为了承受】 在历史的长河里,几乎没有什么是不会随时光而消逝的。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探索时期,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确是漫长难熬,疲惫不堪的岁月。他…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