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圣哲》读后感1000字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题记 

结识鲍鹏山先生的大作《寂寞圣哲》是因为的推荐,一向喜爱古代文学的我几乎毫不犹豫便买下了它。可直到细细拜读,才知道在这个人生最需要沉淀的年纪,能有幸与这本书相遇,只能说有缘。此书不读,实乃遗憾! 

从令人望而生敬却毫不留恋出关而去的老子,到不拘一格、行踪不定而又充满去意的庄子;从“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却一意孤行的孔子,到“不治而议论”、充满“大丈夫”气的王者师孟子;从放下学者傲骨、将儒学与专制统治制度结合起来的荀子,到对人性毫无信心、创立法家的韩非子;还有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剑侠墨子和真性情的屈子……作者在自己渊博学识的基础上,对这些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所创建的思想进行了自己的理解,观点新颖却又层次分明,令人耳目一新而又读来可信。让我们看到那些高高在上、仿佛遥不可及的圣哲不为人发现的一面,让我们在会心一笑中,了解了圣人的思想,也体会到了他们的寂寞。 

老子是寂寞的,他的辈分太高,独学无友,颇寂寞。年轻如孔子,又锋芒毕露,不知“无为”。道不同,自然难相为谋。“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独自一人领悟世界真谛,却无人与其分享,这是一种怎样的寂寞!于是他抛下了我们的民族,出关而去,一去渺然…… 

庄子是寂寞的,他所留恋的已经失去,他所向往的又迟迟不来,别人都已放弃,只余他一人寂寞坚守。庄子是特别的,当别人都在对着诸侯喋喋不休地说着如何“治人”时,他转过身来告诉我们如何在一片混乱中保持心灵的安宁与清净。鲍鹏山先生说:“庄子式的人格: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美丽的极致便是孤独的极致,洒脱的极致也是寂寞的极致。 

孔子是寂寞的,他就像黑暗旷野上一枝快要燃尽的蜡烛,四面飓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的闪耀……天下一片漆黑,原先追求光明的人也练就了猫头鹰的眼睛,,而孔子,这位衰弱的老人却在那里一意孤行!他执着的追寻着,试图以一己之力照亮整个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可遍寻这漫漫长夜,也只有这寂寞的一点烛光…… 

孟子是寂寞的,孟子有斗志,有干劲,有热血,而又毫无私心,这便注定了他的寂寞。孟子锋芒毕露,正义在胸,孟子的“大丈夫”气太足了,他不愿意顺,所以他不臣,只做“王者师”。王者若不认他这个师,他便做独立的大丈夫。专制的社会里,又有几人敢学孟夫子呢? 

荀子韩非是寂寞的,墨子屈子是寂寞的。圣哲从来都寂寞,因为他高高在上,因为他遥不可及。 

可当你选择阅读,选择理解,选择分享他们的智慧,也就多少减少了他们的一点寂寞。 

寂寞圣哲,因你的存在而不再寂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654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朱自清散文集》――是伴我走过这个的“好”,我非常喜爱读它。这是我接触散文集,朱自清先生的情感凭着文字在书中流淌,让我觉得散文就像是一篇篇情感的记录,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点…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127
  • 《汉语言文化大赛》观后感400字

    【第1篇】 在这个星期天,我观看了宜昌市第一届的中小学生汉语言知识大赛。这个比赛是以各县市区为单位参赛的,预决赛有小学、高中各14支代表队,15支初中代表队。一共有3场比赛,2场预…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82
  •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2500字

    爱岗敬业成就梦想——《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2500字: 怀揣梦想走出校门的时候,就希望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内做出一番事业,事业可以不惊天动地,但求能对得起自己寒窗苦读的十几年。转眼间…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23
  • 目送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那本书讲述了父母亲情、闺蜜友情,每一个篇章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没错!它就是台湾作…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41
  •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350字

    【第1篇】 每一段历史都蕴涵着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现在,让我们打开这个知识大宝库,去领悟隋唐时代中的道理吧! 隋唐时代,我认为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或懂得道理的有:隋炀帝、宇文化及、唐太…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83
  • 《京华烟云》读后感500字

    看完了京华烟云了,很不一样的感觉。最后的木兰还是在抗日中融入群众了,以牺牲自我的诗意为代价。这似乎是一种宿命,但是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只是觉得悲怆,历史和个人往往是冲突的,但是最…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