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呼唤》读后感1400字

杰克・伦敦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笔下的《野性的呼唤》是一篇引人注目,内容丰富的中篇名著。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它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引发了我对人与自然的思考。

它讲述了一只叫作巴克的狗的传奇经历,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主题耐人寻味。

巴克原来是法官米勒家的狗,后来被家中的园丁助手偷偷贩卖。由于它机智勇敢,力量强大,因此在与其它狗的争斗中屡屡获胜,从而成为一只远近闻名的领头狗。但利益熏心的人们把它卖来卖去,使尊严被无情的践踏。但它必须服从,因为人们手中的棍棒和鞭子是无情的。在一次次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巴克深刻领悟了“弱肉强食”这一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经过一次次战斗的洗礼,巴克也越发强大,身上的野性也悄然萌芽。

此后,巴克遇到了一个有爱心的主任桑顿。主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它,慢慢消除了它心中对人类的警戒与隔阂。从此,它忠心耿耿,成为主人的得力助手,还两次救了主人的命并为他赢得了不少财富。由于身上存在野性,它也渴望到荒野里自由自在的生活,它漫游时结交了一只野狼,并在外面游荡,但它最终决定回到主人身边,但那一次它一返回营地,就发现主人被印第安人射死在河畔,狂怒之下它咬死几个印第安人,加入到了狼群。然而每年它都回来一次,到桑顿葬身的河边发出凄厉、苍凉的长嗥。

桑顿的死,使连接巴克与人类的最后一根纽带断了,让巴克野性回归。纵观全书,巴克在法官家时,与法官的一家相处良好,以至于后来被熟人贩卖时还不知反抗,当它所信任的人却欺骗它,使它对人类绝望了。但桑顿的出现让它重新拾起对人们的信任,可造化弄人,桑顿在河畔惨死,让它彻底绝望了。“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巴克在河畔那一声野性的呼唤之中,充满着对利欲熏心之人的憎恶,也饱含着对主人的真切怀念,那情义让人动容。

由此我想到了当今社会,人们依然没有认识到对保护动物这一做法的意义。偷猎者甚是猖獗,食用野生动物的更是层出不穷。人们忽略了对动物,对自然的关怀,只顾一己私欲,导致物种濒危,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人与自然无法达到理想的和谐。在此,我呼吁人们能够去关怀动物,尊重生命,摒弃自己的私欲。“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只要我们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人与动物必能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必能更加和谐。

除此之外,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也深刻反映了“弱肉强食,生存竞争”的主题。达尔文曾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无情的,世界是无情的,弱者只有挨打,遭致毁灭。书中“棍棒与犬牙”颇有象征意味。巴克一段段曲折、凶险的经历把“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所述如此,当今社会又何尝不是呢?社会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只有掌握更多的本领,有更多的经验,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够为将来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人们不会同情泪水,只会尊重汗水。”我们中学生只有不断努力、付出,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屹立不倒,相反,软弱、乞求他人怜悯必将被积累的社会竞争所淘汰。

总而言之,这部中篇名著耐人寻味,会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思索与感悟。它带给了我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思索。

“热望本已在,蓬勃脱尘埃:沉沉长眠后,野性重归来。”

                                   ――后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654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读《红楼梦》

    在人生的路上,走着走着,一位知识渊博的老者也加入了我们的队列。他身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那阵光透过我的眼睛,仿佛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一盏明灯。我了解到坚固的高塔也会倾斜,有人为了一个圆…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298
  • 《成功地力量》读后感400字

    当我翻到《意林》这篇文章时,就看到两个女孩儿和一个男孩儿坐在门槛上说着什么,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已经不知不觉地泪流满面了。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它讲述了三姐弟在小山村里,没有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28
  • 《一片小树林》读后感500字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面临学生不要上学,无校舍,无、无资金,学生都是些无助、自卑、放任、孤独的孩子的五里村小学,在一位叫杨瑞清的大学生的改造下变成了现在快乐的。 杨是一位来自师范…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86
  • 《平分生命》读后感500字

    一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平分生命》,我就感到十分震撼。生命是自己的,谁愿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平分呢? 父母早逝,他和妹妹相依为命。他是她唯一的亲人,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到这两个不幸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281
  • 《萍聚》读后感600字

    “正所谓"知足常乐",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生活充实才最快乐。” ――题记 知足常乐。 人生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的人生也是独一无二的。重点不在于生活中需求什…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21
  • 读《最后一课》有感1000字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选自《最后一课》的令我觉得十分感动的语句。 《最后一课》是由法国作家都德写于普法战争结束的第…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