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贾里》读后感400字

【第1篇】

今天带我到书店逛了逛,选了几本我心仪已久的书籍。回到家我就一头扎在书堆里拔不出来了。秦文君的《男生贾里》不愧是我们时代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啊!书中的每个人物我都喜欢,有可爱的马大哈――鲁智胜、有胆小的天才――陈应达,还有贾里的妹妹――贾梅。这些人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主人公――贾里。
贾里聪明机智,热情仗义,但也是很调皮,经常会做出点搞怪的事情,难免伤了的心。比如,他就让班里一个叫“洪裳”的女生哭了。因为他给“洪裳”起了个叫“卡门”的外号。初一听还以为洋气的名字,没想到贾里起名的意思是:“洪裳”很胖,在走过门时会被卡住……你说哪个女生听了不会伤心呢?
贾里的恶作剧在班里可是出了名的,但他还有勇敢善良的一面。一次,贾里扮演一位住在山区,意外遇到龙卷风的小男孩。没想到,龙卷风还真来了。但贾里却表现得相当镇定,他执意让林晓梅抱住他的腰,而自己却被龙卷风刮来的麦克风撞了个大包。这样的举动,谁知道了不夸赞他善良勇敢呀?
在贾里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时而调皮,时而冲动,时而兴奋,时而莽撞……当然,这些可是同学们并不知道的现实版里的另外一个我。
《男生贾里》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小们可不要错过哦!

【第2篇】

里,我看了一本好书叫《男生贾里》。

里面大概是这样的:故事一开头,贾里在初二(1)班上学,第一场篮球赛贾里因为在最后一秒进了一个三分球而胜利,因为篮球赛(1)班胜利,贾里的妹妹(2)班的贾梅,对贾里恨之入骨,处处和贾里作对。后来班级里出现了一系列怪事:(1)班的查老师被调走,班长辞职,竞选混乱,痛失班花….最后连篮球赛也惨败。就在大家失望时,查老师给了他们帮助,让(1)班重振雄风,贾里也当上了班长。在第三次的篮球赛中贾里用了他们的战术,代号“秃子”和“茄子”,但是被对手(2)班识破了,因而大比分失利,篮球赛又一次惨败。全班都以为是贾里把战术告诉了(2)班的庄静,而被同学唤作叛徒,其实是贾梅偷听到的。篮球赛告一段落,(1)班重新努力,在期末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期末后,让一班二班联手和华南中学打一场篮球赛,因为对方实力强大,比赛又陷入了困境,查老师教大家一个新的战术,终于打败了华南中学。

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很多,其中最让我深受感悟的是――对手也可以成为,联合起来打败更强大的对手。

【第3篇】

在《男生贾里》中,它所叙述的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初一学生的故事.每一章基本上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开头都可以看到一段"贾里日记”,用贾里日记的语言可是故事,自然而然地加强故事的可信性和可读性.同时这些故事又是相互连贯,共同构成全文的整体.故事中刻化的人物贾里有十分明显的特色:班级里一出现什么怪模怪样的事,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说:"是不是贾里干的?”其实,贾里的心眼并不坏,这个男孩是一个调皮颇有点幽默气质,他每天都在做伟人梦,渴望能一举成为一个英雄,却想不到东碰西撞,弄巧成拙,常常成了个好心办坏事的鲁莽顽童,甚至使自己陷入令人难堪的境地……

这个看似平常的初一男生,有用不完的干劲和旺盛的精力.他的出现,使得平淡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起来,而骚动的心灵也因之显得有声有色.

【第4篇】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在这个悠闲的寒假里,我阅读了许多书,其中《男生贾里》给我的印象也挺深刻的,感觉也非常独特。

书中讲述了他在学校和家中发生的事,在家里,他令头疼、常被妹妹笑话;在学校,他也是一个让同学嘲笑、小看,让老师难堪的学生。但在我读完整本书后,我才明白男生贾里原来不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他聪颖机智、热情侠义,他周围的朋友也一个个非同凡响,各有各的特色。胖胖的鲁智胜,聪明伶俐、身为班上“才子”的陈应达,都是贾里引以为傲的兄弟,自称为“三剑客”。虽然贾里有时非常淘气,爱出鬼点子,爱做恶作剧,可是我觉得他还是蛮讲义气的。一次,学校艺术团要举办舞剧每天贾里都帮助、陪伴妹妹练习舞蹈,贾梅也可以算是艺术团的一朵红花可到了真正选人物时老师却让贾梅演一个根本没人去观看的角色,贾里还为此打抱不平!真是一个患难见真情的好!这件事也令妹妹贾梅对刮目相看,后来他活泼爽朗的个性取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助人为乐的品行赢得了的信任与老师的表扬。

本书讲述的就是一位90后男孩在初中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他就是通过助人为乐的品行感动了身边的所有人,我应该向他学习,知错就改,并且将功补过。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能在社会上立足的人!

【第5篇】

最近读了秦文君老师的书,才发现:“原来中学生的生活还可以如此丰富多彩!”

不错,秦文君老师的力作《男生贾里》,就塑造了“贾里”这样一个人物。

在贾里的中,贾里算不上什么“扬名千里”的大人物,可他偏偏发誓要出名。在我的心中,贾里可不是一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一个“配角”,他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他聪明活泼,热情大方,而身边的朋友也不同凡响――看上去憨憨的,而实际很机灵的男孩鲁智胜、多才多艺的妹妹贾梅、English迷陈应达、文静的书友庄静……

我们不得不佩服秦文君老师,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故事。可是在佩服的同时,我们也要从男生贾里身上学到很多精神。

起初,贾里在学校、家庭中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无名小卒”,可是贾里热情仗义,聪明活泼,很快便取得了大家对他的好感与信任。当妹妹贾梅在学校里舞跳得不好时,贾里自告奋勇地当起了妹妹的“舞蹈教练”。当鲁智胜有“烟瘾”时,贾里也主动帮他。

读完这本书我感悟到,如果一个人要取得他人的信仰与好感,一定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如果光说不干,那也只能是个――假把势而已。就像贾里那样,贾里就是靠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获取大家的信任的。

《男生贾里》是一部反映当代学生精神风貌的小说,贯穿全文的是一种贴近我们真实生活的气息与时代特色。小说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活灵活现,情节引人入胜。我衷心地向你推荐这部小说。

【第6篇】

你知道贾里吗?他不是“快男”选手,也不是“好男儿”,他是着名儿童作家――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中的主人公。

《男生贾里》,一听这个书名大家就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贾里的男生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有很多的人物,有可爱的马大哈――鲁智胜、有胆小的天才――陈应达,还有贾里的妹妹――贾梅。这些人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主人公――贾里。

贾里可不是个平平常常的人物,他聪颖机智,热情侠义。但也很调皮,他经常和他的伙伴们做出点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干出点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

贾里在班级里名声不怎么好,女生们都传他善于恶作剧。闲着没事时,他就给同学起外号,班里有个叫做“洪裳”的女生,因为很胖,贾里就偷偷叫她“卡门”。别人听了都觉得蛮好,像个外国名字,挺好听。但贾里的意思:因为很胖,在走过门时会被卡住。惹得洪裳伤心地大哭了一场。你看这个贾里多调皮。

别以为贾里只会这种恶作剧,关键时刻他还是很勇敢的。一次在公园里,忽然听见一个女人的呼叫:“快停下!快停下……喂,快抓住他!”然后就见一个男青年拿着一个红提包在前面跑,)一个年轻妇女在后面边跑边追,贾里二话没说,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将男青年死命抱住……虽然事后搞清楚是一场误会,可贾里的表现是不是够英雄?

虽然贾里有许多小毛病,但他仍是一个诚实、勇敢、聪明、幽默、知错就改的人。他就像我的同学,让我感到可亲、可爱、可信,读着这本书就感到写的就是自己的学校生活,有时读完后真搞不清楚,哪些书书上的事,哪些是我自己经历过的事,在这我要真诚地向作者说声:“谢谢!谢谢她这么关心孩子;谢谢她为我们写了这么精彩的小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902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腾讯传》读后感1500字

    《腾讯传》读后感1500字 谷歌的佩奇说一款好的产品要像牙刷一样,用户天天用。就像Google搜索,成为了互联网的入口,人们每天都会用1-2次。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毫无疑问是微信。作…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28
  • 《时间的朋友2015》读后感_1100字

    《时间的朋友2015》读后感1100字 愉悦不是爱,愤怒不是恨,忧伤也不同于恐惧。其中的微妙区别是什么?前者只是即时的反应,而后者则必须有时间的积淀。 我个人并没有看懂 2015年…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59
  • 阅读瓦尔登湖读后感1000字

    阅读瓦尔登湖读后感1000字: 终于,算是把梭罗的《瓦尔登湖》看完了。有的书两小时就把它搞定了,有的书却要读好些天,比如这本——《瓦尔登湖》。 我一个好朋友上学期的英美文学课程专门…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19
  • 《我是钱》读后感400字

    钱,学名货币,辞海解释为一种交换工具。它是一能畅通无阻的物品。本书则是清楚六名货币来以它们的角度讲述人与社会。其中讲述了形形色色的事物,而它们都揭示者同一个道理,一个人与钱之间如何…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25
  • 《中华帝国的衰落》读后感400字

    严格说来,辛亥革命并非一场资产阶级运动,而是一场地方精英为了保护地方企业免遭政府盘剥,其财产权免受猛烈攻击的自卫之战。整场革命反映的是现代中产阶级的诉求。 反对社会变化而非希望其更…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42
  • 《宣华录》读后感1500字

    作者:孟美格格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从夏带算起有5000年的历史,在这悠久的时间长河中对应诞生了很…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