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古诗带拼音的全诗(赠李白古诗带拼音正版)

zèng wāng lún

赠汪伦

táng lǐ bái

唐·李白

lǐ bái chéng zhōu jiāng yù xíng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hū wén àn shàng tà gē shēng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n qiān chǐ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bù jí wāng lún sòng wǒ qíng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赠汪伦古诗带拼音的全诗(赠李白古诗带拼音正版)

【古诗大意】

李白乘船正要远行,忽然听到岸边传来送别的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人称“诗仙”。他的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写了诗人乘船将要离开,汪伦赶来送行的情景,写出了一个普通村民对诗人那种朴实、真诚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起句先写离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走水路。“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次句继写送行者。此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 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 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 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 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 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 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将要离开。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池名,在现在的安徽省泾县西南。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910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春江水暖鸭先知全诗译文)

    出自北宋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

    2022年6月28日
    147
  • 幼儿园的小班教育随笔

      随机 无处不在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在组织幼儿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教学活动时,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还流着鼻涕,坐姿各异,但老师却容易忽视这些…

    美文 2022年10月19日
    77
  • 今生的决绝我亦独守诗歌

      道不明为何的爱   忘不却相思的愁   置我於风浪   犹如颠簸的舟   殊不知袅窕淑女   恰吾辈之所求   你留下的言语   變成了我的伤口   我留下的伤口   化作红尘…

    美文 2023年2月28日
    37
  • 最新抖音百万文案

    的坏的都照单全收吧,不要什么事情都要跟别人讲,这世上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抖音百万文案,希望大家喜欢! 抖音百万文案 1、想想灰太狼,想想光头强,青春…

    美文 2022年8月12日
    131
  • 关于风吹着很舒服的说说(精选22句)

      一)累了的时候想就这样,一个人开着车,吹着风,享受着这最放松,最舒服的时刻!   二)喜欢一个人坐在河边吹着风,连空气都是新鲜的,风也是甜的,好舒适。   三)秋天的早晨,吹着…

    美文 2023年1月29日
    74
  • 形容男人帅气有魅力的句子(赞美男人优秀的句子)

    怎么夸自己喜欢的男生或喜欢的偶像?是不是嘴里只会说“好帅”“靓仔”“绝绝子”,每次想夸男神却发现自己词语匮乏。 教你优雅地夸男生,快来学习收藏吧~~ 平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男性长辈…

    2022年6月29日
    1.3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