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其一刘禹锡原文翻译(刘禹锡的秋词全文及解释)

“诗豪”刘禹锡,有诗《秋词二首》,是描写秋天的千古经典,第一首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是高中生必背的古诗文之一,第二首则未能选教材,所以读过的人较少。

这两首诗,都是非常经典的,所以今天小楼就推荐这两首《秋词》给大家。

秋词其一刘禹锡原文翻译(刘禹锡的秋词全文及解释)

秋词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两首诗,是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时所写,诗人虽被贬,但没有意志消沉,相反,诗中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

第一首诗写秋气。

自古逢秋悲寂寥。宋玉《九辨》中有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说秋天萧条寂寥的气息,会引起人悲伤的情绪。由此,形成了古代诗人悲秋的传统,文人一到秋天,写关于秋的诗词时,往往带着寂寥的伤感之情。

文人悲秋,本质上是感慨自己人生的不幸,感叹自己内心的志向不能实现,是对人生的前途感到悲观。而刘禹锡虽被贬,同样是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但他的内心却是乐观,他诗中的秋天,没有寂寥悲伤的气息。“我言秋日胜春朝”,他觉得秋天的景致,比春天早晨的景致还要好。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穿过白云向上飞去,牵引着诗人的诗情,直上九霄之中。

白鹤穿云,直上九霄,诗人的诗情,也随之高昂。这两句诗达到了开阔高昂的诗境,完全不同于怨妇型诗人的自怨自艾。、

秋词其一刘禹锡原文翻译(刘禹锡的秋词全文及解释)

第二首诗写秋色。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山色清明,水色洁净,秋夜降霜,树色深红中现出浅黄。

秋天的色彩,有一种高雅闲淡的情韵,淡雅得如文质彬彬的君子。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嗾[sǒu]: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秋天给人的感觉是清朗入骨,思想澄明,不像春天,色彩浓艳,便人轻浮,不信你就登上高楼,感受一下秋天的清朗。

这两句再以春天与秋天对比,呼应第一首诗中的“秋日胜春朝”。

秋词其一刘禹锡原文翻译(刘禹锡的秋词全文及解释)

在刘禹锡的诗中,秋天如朗朗君子,其气高昂激越,其色淡雅清明。诗中并不是只为了与悲秋的古诗传统唱反调,而是重建一种对秋天的审美体验。在刘禹锡的美学感受中,秋天有了君子一样的风骨,秋天由寂寥变成了清朗,由萧条变成了素净。

君子处逆境之中,亦自有清刚之气,其风彩气度,虽百折而不可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924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元宵节的古诗句

    元宵节的古诗句   不觉中,夜幕下的点点彩光持续绽放,随即消失,只在眨眼间, 那是炫丽的烟火,夺人眼球,也让人们唤呼、庆贺,节日的来临,元宵节。下面是yjbys文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

    美文 2022年12月12日
    81
  • 关于元旦朋友圈简短文案 元旦朋友圈文案配图(精选146句)

    元旦朋友圈简短文案 一)、对你的爱不变,即使世界末日都不变;对你的爱不减,即使天崩地裂都不减;对你的爱不灭,即使山摇海啸都不灭。到了,愿你元旦快乐,永葆美丽! 二)、元旦佳节,愿你…

    美文 2023年1月22日
    41
  • 老公生日祝福语,永远爱你,老婆,生日快乐!

    1、走进围城的我是幸运的,对于我的拗脾气,你也总是一再宽容,要是我情绪不好时,你还得忍受我莫名其妙的"暴力",那一刻我是幸运的! 2、老公,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有一个爱你的老婆…

    美文 2022年12月14日
    43
  • 贾岛最出名的10首诗(分享贾岛十首代表诗古诗)

    一、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

    2022年6月15日
    3.2K
  • 村居古诗原文及翻译(村居的诗意解释)

    村居 [ 清 ] 高鼎 原文 译文对照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

    2022年6月10日
    234
  • 描写努力奋斗的诗句

    描写努力奋斗的诗句   是鹰就要搏击长空,是虎就要咆哮山林,是鱼就要畅游四海,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努力奋斗的诗句,欢迎查看!   努力奋斗的诗句   1、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

    美文 2022年12月5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