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沈浩观后感

《第一书记》本月开始在首都各大影院放映。如果不是培训单位组织观看,恐怕我不会买票进影院。正像对近年来的“典型报道”缺少信心外,我对模式化的“主旋律电影”也了无兴趣。但是进了影院,未及看完,已然落泪两次。

在20日举行的《北京高校教师观看<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我提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两个镜头:一是沈浩在回家过年的路上,被村民吴奶奶拦截吃年夜饭。村里人知道了,纷纷搬着桌子一起来凑热闹。席间,大家抢着给沈浩的妻子打电话拜年;二是沈浩去世后,女儿汪汪在钢琴演奏现场对父亲的真情告慰。

电影的感人之处,绝非只有以上两个镜头。大家提到影院里身边的观众纷纷落泪,所谈到的感人镜头也各不相同。我认为,影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较好地体现了宣传价值与观赏价值的统一。“主旋律电影”的最大问题,就是说教性太强,观赏性较差,因此往往“叫好不叫座”。如果不是单位组织观看,大多数电影肯定会成为“票房毒药”。继《建国大业》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后,《第一书记》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尤其是力邀众多明星加盟(现在看来,实无必要),运用网络语言(“小岗牛x”等),明显借鉴了《建国大业》的策划。可以预料,该影片的票房也会有不俗的表现。

二、较好地表现了沈浩的“七情六欲”,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以往塑造典型人物的主旋律电影,往往求助于“豪言壮语”与丰功伟绩。《第一书记》则侧重于写“情”。这包括沈浩与母亲、妻子、女儿的亲情,与同学、朋友的友情,以及与村民之间的真挚感情。其实,在这些看得见的“情”之外,还有一个隐含的“情”字,就是沈浩多年来的工作原地踏步,小岗村的经济发展多年来没有起色,他对自己、对小岗的发展还有一种“一起突围”,实现人生价值的殷殷之情。

三、在展现矛盾中成功塑造了一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层干部形象。小岗虽然以“中国第一村”闻名,但多年来经济发展停滞,在新农村建设中明星村镇纷纷崛起的情况下,已是徒有其名。选择到小岗挂职,沈浩其实面临着几对矛盾:一是原来省级机关的办公、居住条件与村里的生活、工作条件的矛盾;二是对基层工作“尽忠”与对九旬老母“尽孝”的矛盾;三是处理日益紧张的家庭关系与复杂工作环境的矛盾;四是处理挂职期满后等待升职与继续被挽留作村官的矛盾……影片在以上矛盾的处理中,真实地展现了沈浩的思考与抉择过程,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以上三点来看,《第一书记》在主旋律影片的探索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细想之下,沈浩在小岗的成功似乎不可复制。由于小岗“中国第一村”的名片,以及xx的视察,都为小岗的发展增添了起飞的引擎,加上誓与小岗村“一起突围”沈浩的无私奉献,小岗起飞似乎非常符合逻辑。但是,全国各地还有那么多的贫困村寨,无论经济基础还是知名度,都与小岗不可同日而语。在跑项目、求批文等方面,都要比小岗村困难得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沈浩”们到这些地方挂职更显其价值。希望《第一书记》的放映,也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思考:贫困的中西部偏僻乡村,更需要沈浩这样的“第一书记”!

下一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310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法律的概念》读后感1000字

    读《法律的概念》读后感1000字: 在金枝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哈特所写的《法律的概念》,这篇文章是金枝老师所教授的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的结课论文。当然我并不认为我现在所写的这篇文章…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2
  • 读《藏羚羊的哭述》有感400字

    前几天我读了《藏羚羊的哭述》,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深受启发。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天,我正在津津有味的听讲故事。故事中,又提到了那个我又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人类。一群出现在这里的野…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83
  •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读后感800字

    扛得住艰难,方能配得上梦想――《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读后感 对别人说狠话,不如对自己下狠手,扛得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不想狠一辈子,就要苦一辈子。里买了这本书,第一感觉是这本…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95
  • 《两个朋友和咕嘟嘟国》读后感450字

    这本书介绍了一只爱哭爱流鼻涕的王小涕、一只会打王八拳的孙小龟和骑着扫帚的马巫婆三个主要人物。 王小涕的愿望是开个饭店,可是开的饭店失败了,被挖土机拆了饭店,因为饭店的墙是鼻涕砌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02
  •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光辉的旗帜》这本书内容极其丰富。有“井冈山精神永流传”、有“万象更新共和国”、有“和谐盛世飞龙在天”、有“多难兴邦民族脊梁”……这些内容都令我深深感动。   “寻找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日
    108
  • 《乡土中国》读后感900字

    要说乡土社会,《乡土中国》的作者费孝通在书中可以说很详细地解释了。 在开篇的第一小节,作者就举了很多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土地对乡下人的重要性。作者把“土”和“地”比作老夫老妻白首偕老…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