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味洛夫的“葬礼”》有感

从我爸爸的书柜里随便抽出了一本诗集,摊在手心一看,名字叫《葬我于雪》台湾洛夫着。跳看几排字之后,我发现我对它产生了不浅的好感,便盘腿坐在地板上翻来覆去看了整个下午。

我把此书的第五十七页翻看了很久,这首寥寥几笔的小诗与此书同名《葬我于雪》:“用裁纸的刀/把残雪砌成一座小小的坟/其中埋葬的/是一块炼了千年/犹未化灰的/火成岩”一个人的情绪很杂乱的时候,就不适宜用大篇幅的文笔描写,越写越乱,到最后就成了一堆理不清的毛线,所以在这个方面,洛夫将它的情绪浓缩成了一杯毒,一口气泼进读者的心窝,短短几行字,我的心情已经随他惆怅去了。说实话,我并不了解他是为何写出这么一首诗的,更不知道此诗的背景,但我有必要知道吗?知道得太多会把诗看白了,就没什么可体味的了。诗就是韵那点味儿,活在有点缺氧,有点烟雾缭绕的空气中,对于我这种散漫的人,读诗简直是天赐的享受。

还有一首值得我一说的诗《雨想说的》“在顶好市场购得一把雨伞/其实当时并未下雨/胸中只有灯火,/了无湿意/其实买它只是为了丢掉/我真的买了一把雨伞/其实我想说的/正是雨想说的/流过你窗外的淡淡的水迹想说的”我也同感:我心忧郁的时候,世界也似乎同我一起忧郁。将想说的想写的都藏进这堆文字里,至于别人能否读懂,那是他的事,与诗人自身关系不大。

一些资料上说,洛夫是超现实的诗人,被誉为“诗魔”在查找这些资料之前,我就感觉到,洛夫的内心似乎离我很近,但其表达出的文字却显得很遥远,像是在天空中写的,我们只有抬头仰视他,但读完之后却颇有感触,因为他所写的感受,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死亡和迷茫,我们平时穿梭于人群之中,忙于社交和工作,忘了自己灵魂的真正意义,愕然读到这些生死之诗的时候,是必然会惊异的,就像一个木棍将我们一棒敲醒,进入另一种境域,去探索灵魂深处的东西。所以,诗人不一定只是自言自语,也起着一种隐约的唤醒灵魂的作用。

这篇文章取名为《洛夫的“”》确实有点狠心,别人的葬礼我还忍心去品味。不过这本诗集始终围绕着“葬”“灭”“梦”这些字眼,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品味的:热衷于这些字眼,不能说诗人颓废,其实很多文学作品都产生于恐惧与迷茫,而不是温馨与阳光,人只有在痛苦忧愁的情况下,才静得下心来思考,思考战争、苦难、生死、悲悯等等,这样的思考是拯救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的道路,或者是解脱一群灵魂的途径,而恰恰是和平的年代,人们的思想被富足的生活所堵塞,就无需思考这些,也不可能体会到这些,那些闲暇的时光不是拿去思考,更多的是用来看言情小说和打麻将。不是有句话叫“愤怒出诗人”吗?我想就是以上这些道理吧。

下一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311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告诉自己:我行》读后感400字

    一天,我看了一篇叫文章叫做《告诉自己:我行》的故事。讲了一个小男孩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并且从小长相丑陋,声音嘶哑,讲话也结结巴巴的,反应还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所以,他经常受到小们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35
  • 《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读后感350字

    在家,我阅读了《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  我最喜欢这本书里的《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这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有大也有小,可别以为小就不重要。”…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344
  • 《哑舍(全集)》读后感_1000字

    《哑舍(全集)》读后感1000字 历时半年之久,看完了《哑舍》。一直没敢拿起笔正儿八经地写写感想,怕不经推敲的三言两语写不出对这套书浓重的感情,可是一拖再拖,我怕我永远下不了笔。 …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60
  • 《西游记》读后感300字大全2篇

    不怕困难——《西游记》读后感300字 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西游记》,那也是习爷爷读过的书。书里讲了唐僧和四个徒弟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上斩妖除魔,最终完成取经任务。书…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49
  • 读《魔道祖师》有感1500字

    我见过你,在乱葬岗被诅咒得连人带魂有去无归的你;我见过你,在云深不知处呆呆地望着两只的你;我见过你,在莲花坞虽不情不愿却还是将狗送走的你;我见过,你在观音像下满身伤痕撕心裂肺的吼出…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59
  • 《张爱玲传:失望是一种幸福》读后感_700字

    《张爱玲传:失望是一种幸福》读后感700字 一颗荒凉的灵魂-爱玲 文章脉络大概陈述: 还是和以前一样,因为想了解爱玲前辈所以开卷。这本书记述了爱玲前辈的生平经历。 主要是早期香港寄…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68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