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2)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巴金老先生写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长大后闲来无事随手还会翻翻这本书。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其中既有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刚烈丫头鸣凤,温顺驯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长孙媳瑞钰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实,《家》一书是写在中国社会剧烈大变革时期一代青年走过的历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因为性格的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

觉慧应该是巴金老先生笔下具有一个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个典型人物。巴金曾在他的这个第十版序中这样写到:“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想,看到了社会的弊端,他反对旧礼教。同时,他也很幼稚。但是,他敢于反抗,并且最终冲出了那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的束缚,乘着不停东流的绿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书中还有一个特别显着的气息:到处闪耀着青春的色彩。这种单纯而自然的环境就是作者本人所写的那样:“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

巴金老先生笔下的《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家》的那些子弟们正代表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专横、衰老、腐朽的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机构中腐败、贪婪的官员。那些官员仗着自己的官职,随意支配人,在无形中,人们对他产生了怨恨,对他也产生了无形的威胁。还有像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的贪官,他们运用自己的小聪明,毫无顾忌地从公家手中“榨钱”,行贿受贿是样样不缺。社会中也有像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的青少年,他们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他们由于承受不了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自甘堕落。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乌云”,但它永远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辉。

总之,《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

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喷发出应由的水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下一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312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一苇以航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太阳底下的良知。 ――题记 为什么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罪恶的?因为知更鸟只唱歌给我们听,什么坏事也不做。它们不…

    读后感 2022年6月21日
    229
  •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读后感1000字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读后感1000字! 最近看完了一本书,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就像是书名那样,每一章的内容几乎都在讲述他想要死去的方式,最后却都因为打扰别人而选择放弃。 …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19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关于梦想

    这两天,全国超过两亿的中小学生同上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等倾力打造给全国青少年的《开学第一课》,其实我早已不陌生,记忆中已看过两届了。可是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很特别,是从许多同学站在…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101
  • 爱的力量-《教育其实很简单》读后感2000字

    爱的力量-《教育其实很简单》读后感2000字! 《教育其实很简单》这本书是赵校长思想的精华,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书,边思考,边反思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一线的教师,必须承认教育是需…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33
  • 小王子读后感500字左右

    小王子读后感500字左右: 在这暑期里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一字不漏的读完了《小王子》这本书。这本书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全书的大概意思是小王子在宇宙中的每一颗星球上穿梭着,并且在每个星…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15
  • 教与学——读《香菱学诗》后感

    这是一篇初中初三香菱学诗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读完《香菱学诗》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的关系。 《香菱学诗》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中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第…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