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翻译(茱萸的象征意义)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翻译(茱萸的象征意义)

【注释】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

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②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③佳节:美好的节日。

④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⑤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

避灾克邪。

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翻译(茱萸的象征意义)

【翻译】

我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家乡兄弟们登高的时候,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翻译(茱萸的象征意义)

【作品简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

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

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

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翻译(茱萸的象征意义)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

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

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

,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翻译(茱萸的象征意义)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

(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

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

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331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形容犯贱的说说 说人犯贱的句子(精选28句)

      一)对他的思念就是犯贱的爱)   二)明明是他追的我,我怎么那么伤心,嗯是我犯贱笑的太早   三)男人,总是笑容满面,两眼放电,不是发病犯贱,就是坑蒙拐骗!女人丰胸细腰,放荡风…

    美文 2023年1月28日
    82
  • 关于表示十分生气的句子 描写生气的好句好段

    一)、烦末路是本身制造)、本身享用的一种精神! 二)、总有人对你好,这个不行换一个! 三)、世间之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四)、如果最后能得偿所愿,现在苦一点也无所谓! 五…

    美文 2023年1月15日
    66
  •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意思解释(送元二使安西注释及意思)

    建议听着古琴曲《阳关三叠》看本文! 每年春晚最后一首歌是李谷一的《难忘今宵》,朋友聚会经常要唱周华健的《朋友》,战友、同学、朋友分别时要唱电影《驼铃》的主题曲《送战友》,好像这已是…

    2022年7月20日
    212
  • 苏幕遮周邦彦翻译及原文(关于苏幕遮全文鉴赏)

    苏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

    2022年7月15日
    180
  • 清明缅怀故人的诗句

    清明缅怀故人的诗句   引导语:相信大家对清明节都不陌生,而有关清明缅怀故人的诗句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1、相逢易,离别苦,他日回首情何处。…

    美文 2022年12月15日
    53
  • 关于有关生活的名言 关于生活的名言警句(精选36句)

    一)、尽量不要讲同事朋友的八卦! 二)、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三)、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 四)、勇敢者!是看清了生活真相,确依然热爱生活! 五)、有些事,我…

    美文 2023年1月20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