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对联的句子有哪些(关于春联的句子)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今天诗词君整理了古今书法家们最爱写的100副对联,大家一起体会汉语凝练和谐之美吧

古今最爱写的100副对联,中文真的好美!

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2、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

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

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6、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7、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

8、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大光亭)

9、古今奇观属岩壑;往来名士尽风流。(杨树悬山阴自在亭)

10、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止息亭联)

古今最爱写的100副对联,中文真的好美!

11、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止息亭联)

12、留此湖山 得此佳趣;召以佳景 假以文章。(水月观音亭)

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刘墉四照亭联)

14、风旌不动真乘义;月印常圆了悟因。(半山亭联)

15、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陈抟老君台联)

16、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观音亭联)

17、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张广楠苏东坡读书台联)

18、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19、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周延延俊伯牙亭联)

2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矩沧浪亭联)

古今最爱写的100副对联,中文真的好美!

21、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君山亭联)

22、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枕流亭联)

23、开轩敫朗月;对弈趁清风。(高杨依山亭联)

24、偶呼明月问千古;临对青山思故人。(捉月台联)

25、睡至二二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 无少长俱是古人。(黄梁梦亭联)

26、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普深和尚清凉台联)

27、提笔四顾天地窄;长啸一声山月高。(朱方湖心亭联)

28、瑞气降寰宇;兰香遍大千。

29、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30、荡思八荒;游神万古。

古今最爱写的100副对联,中文真的好美!

3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三雅园联联)

32、每闻乐事先惬;或见奇书手自抄(爱新觉罗 弘历园联)

33、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34、水清石出鱼无数;竹密花深鸟自啼。(哈同花园联)

35、拈花一问,无人会笑;弄石千般 ,有字可传。(台湾慎德堂联)

36、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自题诗)

37、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王文治自题联)

38、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王时敏自题联)

39、受人以虚,求是以实;能见其长 ,独为其难。(王莆常自题联)

40、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毛怀自题联)

古今最爱写的100副对联,中文真的好美!

41、江山澄气象;冰玉净聪明。(方声洞自题联)

42、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邓石如自题联)

43、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左光斗自题联)

44、发上等愿,亭下等福;从高处立 ,向宽处行。(左宗堂自题联)

45、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石韫玉自题联)

46、真理学从五伦做起;大文章自六经分来。(申涵光自题联)

47、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叶元璋自题联)

48、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叶恭绰自题联)

49、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田家英自题联)

50、尽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包世臣自题联)

古今最爱写的100副对联,中文真的好美!

51、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包世臣自题联)

52、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永瑆自题联)

53、阐旧帮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自题联)

54、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55、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吕留良自题联)

56、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水 ,北苑春山。(刘熙载自题联)

57、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祁毓麟自题联)

58、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自题联)

59、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孙星衍自题联)

60、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于右任自题联)

古今最爱写的100副对联,中文真的好美!

61、清机发妙理;高步迢常伦(杨法自题联联)

62、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6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杨继盛自题联)

64、竹阴在水;兰气随风。(李育自题联)

65、樵歌一曲众山皆响;松云满目万壑争流。(李子仙自题联)

66、学浅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李佐自题联)

67、交懑四海,乐道人善; 胸罗万卷 ,不矜其才。(李经畦自题联)

68、江山入画;意气凌云。(关佳舜自题联)

69、好人我自苦中来 莫图便宜;凡事皆缘性里错 且更从容。(吴大湞自题联)

70、学立道通,自然贞素;圆行方止, 聊以从容。(何绍基自题联)

古今最爱写的100副对联,中文真的好美!

71、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汪士慎自题联)

72、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启功自题联)

73、要求真学问;莫做假文章。(张杰自题联)

74、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张英自题联)

75、格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

76、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陈字自题联)

77、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陈元龙自题联)

78、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陈白崖自题联)

79、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林则答卷自题联)

80、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邵飘萍自题联)

古今最爱写的100副对联,中文真的好美!

81、莫对青山谈事世;休将文字占时名。(郁达夫自题联)

82、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郑燮自题联)

83、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84、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自题联)

85、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冼星海自题联)

86、体道鱼游进活泼;消闲墨舞呈天真。(赵金光题联)

87、诗赋于光风霁月;琴操在流水知音。(赵逢明自题联)

88、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89、江流横万里;天柱插三峰。(陈斌如联)

90、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姚铁松自题联)

古今最爱写的100副对联,中文真的好美!

91、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袁崇焕自题联)

92、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徐悲鸿自题联)

93、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苏自题联)

94、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高启云自题联)

95、泼墨为山皆有意;看云出岫本无心。( 陶绍原自题联)

96、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黄慎自题联)

97、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黄遵宪自题联)

98、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康有为自题联)

99、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梁同书自题联)

100、清风明月不论价;红树青山合有诗。(梁启超自题联)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36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故事原文(一二三四诗卓文君)

    相传,司马相如在事业上取得少许成就之后,就产生了纳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信(《两地书》)送给妻子,卓文君倍感伤怀,便回以这封著名的《怨郎诗》。 一…

    美文 2022年5月11日
    887
  • 英文爱情的诗句

    英文爱情的诗句   爱情是不分国界的,中国的爱情故事很动人,同样,在遥远的西方也有很多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伴随着的,还有一些美丽的诗歌,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英文爱情的诗句,希望对…

    美文 2022年12月10日
    39
  • 高考作文精彩段落

    高考作文精彩段落   “漫卷杂碎的纸画,花季的烂漫无从落寞,泪珠悄然滑落,宣纸渐次晕染,幻化做一朵黑色的玫瑰,憔悴易逝。”学习啦小编为你准备更多高考作文精彩…

    美文 2023年1月11日
    32
  • 文艺小清新句子简单心情说说 好听有意境的微信说说

    1.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一年。 2.摇曳在笔尖的舞姿、是聚光灯下最浓烈的一抹艳红。 3.安之若素,冷暖自知,阳光很好,我亦很好。 4.若岁月静好,那就颐养身心;若时光阴暗…

    美文 2022年11月10日
    54
  • 经典儿童诗大全100首(经典唐诗100首分享)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腹有诗书气自华,坚持读背古诗词,会让孩子充满文人气质,提升人格涵养。 看…

    2022年7月12日
    1.1K
  • 神童魏永康去世年仅38岁(魏永康之妻付碧的个人账号发表讣告)

    11月17日 魏永康之妻付碧的个人账号发表讣告称 现年38岁的魏永康于2021年11月9日突发疾病,与世长辞,定于11月18日上午在湖南隆回出殡下葬。 魏永康妻子付碧分享的亲子合照…

    2022年6月17日
    2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