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之文,悟华夏之魂

读鲁迅之文,悟华夏之魂

鲁迅先生的文章总是深邃而细致的,或许有一些用温柔的口吻诉说,也或许有些是辛辣犀利的文字。在这些文章的深处,总是独特的分析—分析人性。鲁迅先生的文章是难懂的,但若细细口味,兴许会窥见深刻的内涵。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是简短的,但却又是意味深长的。《立论》用一个最普通的问题,反应了一个社会的诟病,亦是人性的虚伪。敷衍的回答是迫于想法与现实的差异,是多么令人无奈?《狗的驳诘》是反映生活强加于人们的等级分化。狗‘愧不如人’。而人又如何呢、充斥着轻蔑与恭维的现实中,人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区分权利。《过客》中有许多重复的语言,使人眼花缭乱。过客的一生就一直在走,一直在追寻。他不知前方空间有什么,不知前方是光明或是荆棘,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愿返回,返回至那个‘血腥的社会’。‘回到那里去,就没有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鲁迅先生借过客表达自己对阴暗社会的厌恶。

鲁迅先生的小说描写细致入微,且其中夹杂了很多先生自己的思想。小说多以人民为主,表示底层人民在思想的愚昧与迂腐,对世事的麻木不仁,其生活的艰辛与不。《药》这篇文章很令我震撼。源自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一个雪白的馒头,迂腐的人民却将它当作圣物用来治病!中国的青年革命者为百姓,为复兴付出生的代价,而百姓却以愚昧与麻木来回应,这多么令人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在持续了百年被奴役,压迫,限制的生活之下,百姓的思想早已麻木,对生的希望寄托于神明或官吏这种虚伪而蛮横的角色,甚至对革命者的态度是反对,辱骂,这是社会骨子里的诟病。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想必便是为了唤醒这愚昧的人民,在精神上涵养他们。从本文中,更可看出鲁迅先生为唤醒广大人民的强烈愿望。坟头新生的白花,是鲁迅先生祝愿革命顺利的表现。《一件小事》貌似是现代社会人们经常犹豫的问题。扶还是不扶,这是个极为严肃的的问题。故事中的‘我’与车夫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车夫扶老女人起来,并搀着她进了巡警分驻所;而‘我’却催着车夫走,甚至感觉老女人在装腔作势。两种态度,使我感到惭愧,更使‘我’感觉到车夫的高大,存在于那布满灰尘的衣衫之下的威仪与诚恳。我想,在我们生活中,以帮助为荣,是件应当做的事。所以,遇老人摔倒,还是当扶!

我敬仰这位车夫,在混乱自私的年代做出了如此不平凡的事情。鲁迅先生大概是想用温暖的事感染麻木的人民吧!

《伤逝》大致所讲的是‘我’与子君的爱情。‘我’曾热烈的追逐她,把措辞组织到最好,向她诉说。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喜欢着她,但安宁和幸福凝结在了同居的时候。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使我们彼此发生改变,变得沧桑而现实,分歧与偏见敲碎了安宁与幸福。我以为我的实话是对子君的解放,然而孰不知那是对她的重创。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了子君,子君在严威与冷眼中走着所谓的人生路。后来,子君离我而去,她将所有的东西留给了我,在不言中,教‘我’借此去维持较久的生活。后来,她死了,长久地离去了,封建社会是吞人的社会,子君终究被吞并。

子君与涓生爱情是不符礼节的,是被封建社会所讥笑的,也使他们思想上难以走动。如祥林嫂,她有反抗精神,‘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但是她为了不被人讥讽而维护封建统治礼节。即使第二次婚姻她得到了幸福,但她仍旧惧怕人们。因为她没有‘守节’,这种横的理论使祥林嫂痛苦而悲伤的活着。与其说祥林嫂死于无爱的人间,倒不如说她死于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毒害下。

封建势力不是虚幻不可及的东西,它渗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包括人们的思想。若仅凭一人之力去与它抗争,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更或者他根本无从下手。而涓生和子君不过是与封建势力抗争的牺牲品。

《奔月》是嫦娥奔月,但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事却完全不同于神话所讲。《奔月》里有三个具体的形象,看到了末路英雄羿,贪图享乐的嫦娥,忘恩负义的逢蒙。嫦娥是后羿在穷困潦倒之时唯一的寄托,而这寄托却也离开了羿,留羿一人独自哀叹。生活的残酷,世俗在此暴露。又或许是这样的:鲁迅先生写这篇《奔月》是在向许广平表白并得到积极回应的时候。后来,许广平去了广州的中山大学,就恰如嫦娥远离了羿。羿先是冲着射箭,或许表明先生内心的矛盾,既不愿舍弃自己现在生活,又没有太大的勇气和决心追上去。最后在文末写道: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药,吃了追上去罢。表明先生鼓起勇气,要去追寻‘嫦娥’。1927年,鲁迅先生到了中山大学,与许广平同居。这何尝不是鲁迅先生对爱情的坚定与向往呢?同时,启示我们好的文章的线索也或许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点滴,若仔细观察,定有收获。

鲁迅先生的阅历是丰富的,所以他能写出如此有深度而妙趣横生的文章。鲁迅先生是痛苦与矛盾的,所以他的文字时而辛辣,时而温婉,令人措手不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高大形象的体现。他没有丝毫奴颜或媚骨,他用沸腾的鲜血迎接着一切灾难。

鲁迅先生在世时未曾被世界以温柔相待。愿他死后的灵魂,在仁慈的地母的怀抱里永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428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

    理想主义的困境:与世界抗衡还是握手言和,我们是否有选择? 看书的时候就不禁怀疑陀氏是不是真的犯过罪?他对主人公拉氏复杂的犯罪心理描写实在是太细致入微丝丝入扣了… “我是天选之子,我…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72
  • 观纪录片《穹顶之下》有感1200字

    放学归家的路上,不经意抬头瞥了眼车窗外,大为感慨:只见灰白的天幕下,除了身旁一辆疾驰而去的汽车掀起的阵阵风声和远处鸣响的汽笛,略显空旷的街道上迷漫着阒静,让我产生了即使身处闹市也很…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03
  • 读《哈佛凌晨四点半》有感1000字

    与《柑橘与柠檬啊》一样,这本书我也是看到书名心动的。 ,是一个很容易消磨人意志的假期,更是一个让人忍不住颓废的假期。我也如此,这或许也正是我读了这本书后,对比来颇有收获的原因所在吧…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122
  • 禁毒电影《明天》观后感600字

    今天,我班全体在教室观看了禁毒电影《明天》。 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是男主角何一凡留学归来后发现女友小云染上毒瘾。为了帮助小云戒毒,让她明白毒瘾不可怕,他愚昧地选择了以身试毒,和小云一起…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369
  • 《暑假鹰计划》读后感500字

    每年总会看许多地书,但总有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使我能回味至今的。  《暑假鹰计划》是谢倩霓写给我们青少年的故事,她写在书中的那几位孩子的故事让我收获了许多,懂得了许多。…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05
  • 读《海鸥乔纳森》有感500字

    最近,语文推荐我阅读一本名叫《海鸥乔纳森》的书。一翻开这本书,我就认定这是一本特别的书,因为书里小半本都是精彩的绘图,爱画画的我立刻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乔纳森是一只普通的海…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