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一缕光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生成许多想法,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去思考,去争论,想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或许你们从未谋面,或许你们处于不同的时代,甚至你们年龄相差很多,但这都不是问题。

余光中,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由于余光中处在中国新旧社会交替的年代,所以他的思想不仅具有中国古典文化的特点,还有外国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的融合。

我认为人性本善,因为人们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培养出不同的性格。我喜欢自由,无拘无束,如古人之逍遥自在。儿余光中在《逍遥游》中也曾幻想自己突破时间、空间,回顾历史之经典,一览世界各地之景。但在当时的时代,是行路难的时代。作者借古代帝王,等一些实物来比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而自己则愿意守一片光明,在世间里自焚,必在永恒里结晶的希望,即不愿被黑暗所污,被现实所困。

不仅如此,作者的一些让人通俗易懂德作品也让我深有体会,对于自然的热爱,向往。

作者在美国曾断断续续呆了很久,可谓走遍了大半个美国的人,美国景色美丽的地方,在作者看来,不是那些颜色鲜明,生机动人之地,而是美国的沙漠。美利坚大陆裸露着的体魄,无比雄旷,任你伸展。在晚上,缀满明星的夜空在的陪伴下会显得颇有诗意。但美国最让作者感性的是高速公路,无比平直,“狂妄”的驶在大陆上,激发出自己本身存在的野性与对速度的渴望。

《焚鹤人》一篇简短但极其富有情感德散文,主人公小时与舅舅一样独立制作并放飞一次风筝。索然经历许多次都没有成功,但却没有放弃,直风筝烂了。最终,这位的感情十分复杂,既对有孩子们的愧疚,又有对舅舅的回忆与思念及对线的彼端的幻想。这与我们平常的一些事相似;我们回忆起某个人,回忆起他所做的,而自己因思念又想在重来一遍,却终不能成,此时心中的情感是难以言表的。

作者具有浓厚的爱国感情《乡愁》。一首普普通通怀念思念的诗,却将自己浓厚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一个远在天边的游子,在时间的锢襟下,使得他与亲人一个地下,一个地上。在时代的变迁时,大陆也开始分离,但对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远望大陆而自己心中无比渴望大陆统一。

最后一点,是让我受益最深的,即对于的分类何如何择友。分为四类:一、高级而有趣,及你与他志同道合,一个话题在高层次上愈聊愈大。二、高级而无趣,这类朋友虽然高级确实属无趣,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三、低级却有趣,在生活中这种人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如果没有这类朋友,便会觉得像少了什么似的。四、低级而无趣。这四类朋友,第一类是可遇不可求,第二类则是不愿求,第三类为不可缺,第四类随性而交。朋友不是另一个你。

余光中点亮了中国旧社会的灯,旧亮了新社会的路,不知是否可谓“人间一缕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429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观《星空日记》有感1200字

    《星空日记》是北京大学今年推出纪念季的微电影,这是一个关于追梦的励志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何晓冬,从小就有着一个梦想――摘天上的,对于一个家境困难、长相困难的孩子来…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25
  • 遇见一朵花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心里的一朵美丽的花已缓缓展开,阵阵清香已渲染心房,花瓣鲜艳,《遇见一朵花》让我知道了种子的力量,听到了稻草人的笑声…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3
  •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高一

    【第1篇】 因为缺陷,所以经典 手捧一本《红楼梦》,不自觉地嘴里就念出了这些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可偏偏是这些荒唐言,道出了多少人的辛酸苦辣。 初读…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01
  •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1000字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1000字! 作者:壹颗桃纸 第一次听到陈寅恪先生的名字是在《圆桌派》的一集,看似闲谈中亦能感觉出文化界对陈先生的仰望和敬意。 说起来大约也是种缘分,自…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49
  • 致敬志愿者观后感600字

    最美“红马甲”――《致敬志愿者》观后感  在疫情形式严峻的时候,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比我们起得早,比我们睡得晚,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没放过一天假,为我们送食物,送消毒用品,…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116
  • 《美丽的古文》读后感600字

    《美丽的古文》是一本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彭学军,她以自己的努力,把每个书的人物都以认真的笔调栩栩加生雕刻出来了。书中回忆着童真童趣的点滴往事。把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片段,都…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2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