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生命在原地转圈

这篇文章很短。

但足以让人心潮澎湃。

故事讲述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契尔在一次笔会上的偶遇。

坐在她身边的年轻的匈牙利男作家看她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竟生出了居高临下的心态。我想他会为此付出代价。

接下来的谈话,玛格丽特的谦虚让匈牙利作家的妄自尊大更加热烈,谈到他出版过的339部作品时,小说中虽然没有神态描写,但话语中不难显露出他轻蔑的意味:“……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了几部?”当我看到这里,迟疑了片刻,总觉得另有意味。当玛格丽特回答只有一部时,他的鄙夷之心愈演愈烈。到这里,我想他那得意的邪笑一定肆意在他的眉眼里了吧?他依然在询问,而更加不懂掩饰地说带刺的话。“噢,你只写过一本书,那能否告诉我这本书叫什么名字?”我想他在说这句话时一定颔首掩面,欲笑即忍吧。

《飘》――一个字,很简单,却很震撼。文章写道:“……女作家平静地说,那位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他付出的代价就是在妄自尊大地讽刺之后的自卑与尴尬吧!

文章结束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女作家的名字叫玛格丽特・契尔,她的一生中只写过一部小说。现在,我们都知道她的名字,但这则典故中那位自称出版过339部小说的作家的名字,已经无从查考了。”读到这里,我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写了339部小说的作家甚至不如一个只写了一本小说的人呢?

“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过,人们就会记着你,它也会成就你。一辈子如果干了许多可有可无的事,不能专注一件事,其实对于生命而言,那只不过是在原地转圈而已。”

答案应该是――他的339部小说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玛格丽特则是专注地做好了这一件事。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曾做过的一个实验。他在同一个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老实,另一个聪明。他给他们同样的工具,并找了一块空地分成平均两份,让他们比赛挖井,谁先挖到水谁就胜利。老实人赶紧撩起袖子,拿起工具开干,不停地挖,一直到汗水流下来模糊了双眼,滴下来湿润了土地,也没有放弃,最后终于挖出了水。而聪明人则一开始就寻找合适的地方,到最后整块空地都被他掘成了马蜂窝,也滴水未现。结果当然是老实人获胜。不管是聪明还是老实,他们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成功源于坚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来做好一件事,别让生命在碌碌无为中原地转圈,此皆足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463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阅读《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

    阅读《理想国》读后感3000字: 柏拉图在哲学上的历史地位或是说对哲学的贡献和影响力,迄今为止恐怕是未能有出其右者。写理想国的读后感,怕是我最为惶恐的事情之一了,不过既然要写,我只…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51
  • 《微观世界》观后感500字

    《微观世界》是一部近距离拍摄的,描写昆虫、等物种的电影片子,里面的小昆虫和数不胜数,虽然我和不知道电影里面的有些昆虫和植物的名字,但是它们还是蛮有趣的,偶尔响起的音乐,还有点觉得阴…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12
  • 读《蜻蜓眼》后感1000字

    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达尔文)——题记 《蜻蜓眼》这个故事描写了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之后三四十年间,发生在中国上海、法国…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51
  • 读《葫芦瓢子》有感250字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家里保存了很多几十年前的器物,比如日常用的葫芦瓢,就还在使用。作者看到它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想到了大家都在用丝瓜囊、葫芦瓢的年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35
  • 读《我渴望宁静》有感

      《我渴望宁静》是一篇叙述家庭不和的文章,它深深震撼了我,因为我对之感同身受。   文中小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可悲的世界里,稍不留意,家里就会硝烟四起,吵得天翻地覆。他整天被搅和其中…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77
  • 观《将相和》有感300字

    【第1篇】 前几天,我们学习一篇经典的课文――《将相和》,并观看了电影,让我对这一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则小故事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和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完璧归赵,主要讲赵国大臣蔺…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