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红楼梦》作文1200字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千

起初,对《红楼梦》,只有“情”一字之评,哭哭啼啼的黛玉,为落花而泣,然后有葬花之事。每每看见宝玉与宝钗二人时,便浑身犹如猫抓一般,又难忍心中之妒,只得压抑住自己,看着宝玉宝钗二人有说有笑。 

那时,在我心中,黛玉与宝玉应为天生一对,同是二玉,既情投,又义合。虽黛 玉不是大户人家,可颇懂礼仪,又识字句,不如其他双目不识一丁的小姐一般庸俗。是那种让人不可亵渎却又忍不住想要保护她的感觉。她很难像宝玉一样融进大家伙的嬉闹戏耍之中,她似乎常常眼带忧郁,眉目之间有淡淡的忧伤。 

在贾府中,虽深得老太君喜爱,但她依旧放不开,时常小心翼翼,生怕被他人笑话了去,虽然这“他人”也算她半个家人。对于宝玉,最深印象便是因林妹妹无玉而摔玉之事。自此,我便为他定下了“骄纵”这一结论。后来慢慢读到他们之间暗生情愫,彼此间惺惺相惜。就像贾府里的伟人,有一些孤傲,遗世而独立,盛享内心的凄凉,感受着彼此间的爱意。 

我不懂贾府中间的明争暗斗,只知老太君为贾府之首,黛玉深得其喜爱,宝玉也为其心肝。凤辣子王熙凤为人豪爽,大大方方,可我对她却总是喜欢不来。袭人心里总计挂着宝玉,所以对黛玉总有那么一丝的偏见。而宝钗,我只知她插入二玉之间,弄得黛玉香消玉损,颇让人愤怒。 

后无事之际,又细细评读,才知其中深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的来往,人与人之间的明里暗里。似乎与我心中唯一不变的,只有黛玉与宝玉二人矣。 

刘姥姥,初以为只是单纯的好动幽默,只是为了让气氛更活跃,才惹得全席人捧腹大笑。后才知,本是年迈之人,本应安享晚年之福,却为儿子借钱一事,只身前往大观园,以哗众取丑,博大家一笑,取得老太君的好感,方才让借钱之事顺利。 

而宝钗,从小便受到官场仕途的“教育”。所以在对待宝玉前途之事上,就与黛玉有差别。而这一差别,也就让宝玉心中只有黛玉一人。 

其实站在宝钗的角度来看他们三人之间的纠缠时,我于她,只有赞赏的同情。她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间,皆是大家之风范。不用言说,我们也知薛府将她教的极好。可我却很难站在她的立场,只因二玉在我心中已是天生良配。我不喜她插入二玉之间,可我又喜欢她的落落大方,知书达礼,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如若宝玉走的是官场仕 途这条路的话,宝钗将会给他最好的陪伴。 

曹雪芹的写作艺术就高超在即使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封建晚期时代,我也仿佛身在其中,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领略到他们不同的风采。 

作为中国的著名古典文学,《红楼梦》蕴含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也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可以在其中看到像黛玉等人拥有先进思想的代表人物。 

所以,闲时,不妨多读,多品一下。红楼,就如那余音绕梁,每每回读时,都能品出不一样的韵味。不是大致的一眼而过,当你逐字逐句细细品读时,你就能体会到其中无限的内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465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读后感600字

    【第1篇】 相信精神,相信文学的力量  ――读《我们的叫中国》有感 阅读是一件很玄的事,阅读学习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之一。它让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它让我们饱览群书,它…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219
  • 阅读《边城》读后感1500字

    《边城》读后感1500字: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题记 读完了《边城》,我就爱上了那个叫茶峒的小山城,爱上往那的小溪边上一座白塔下的一户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儿和一条小黄狗,也…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33
  • 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读《弟子规》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列举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65
  • 喜鹊帮的阴谋读后感700字

    读《神探虎斑猫之喜鹊帮的阴谋》有感 们,你们一定听说过“神探”这个词,但是你们听说过“猫”神探的故事吗?这就是这个让我沉迷的好故事――《神探虎斑猫之喜鹊帮的阴谋》,让我带着你们一起…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10
  • 快乐童年——《青草湾》读后感600字

    快乐童年——读《青草湾》有感600字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青草湾》。这本书是作家張启宙写的,我十分喜欢它。 这本书是写童年生活中。主要讲了东…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93
  • 《人间失格》经典好句摘抄

    用了三天读完了这本书。让我感慨的是作者的文字既可以坠入黑暗又可以面向阳光,文笔风格在两个极端来回转换,让我这个读者的神经得到了高强度锻炼。 其中的《人间失格》《阴火》《秋风记》压抑…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