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守庙人》读书笔记1000字

孤独的庙,残破的街,空荡落寞,很是凄凉。这便是《小巷守庙人》发生的故事背景――一个寂寞的庙,陈先锋庙。那庙连调皮的男孩子们都不敢去,却有个五十多岁的守庙人,静和尚。静和尚个头不高皮肤黝黑,整天像是喝醉了酒,走路摇摇晃晃。他与“多多”为伴,每天自己种菜,过着清苦的日子。

故事是从男主人公,一个调皮的孩子与田螺斗蛐蛐失败开始的。两个孩子到陈先锋庙去捉蛐蛐,找到了罕见的“蜈蚣蟋蟀”,正要扒开院墙找却被静和尚喝止住。静和尚对于陈先锋庙的爱与善良在这里便可见一斑了。院墙已经残破,和尚却还要如此拼命的去守护,宁愿放弃舒服的生活去守护,但是他并没有呵斥孩子,而是心平气和的阻止孩子们。同时,鸭子“多多”也在与和尚一同守护着这个庙。多多是静和尚在发大水时救下的,并一直都养了下来,也通了人性,爱上了这个庙。

待两位调皮的孩子第二次来捉蛐蛐儿,便想到了给多多吃灌有白酒的芝麻团 。多多醉倒之后,静和尚对我们发了火,他以为多多死掉了。这便凸显出了静和尚的第三个特质――对于生命的重视。仅仅是一只鸭子,却让静和尚又是灌肥皂水,又是祈祷。这是两个孩子的心灵被静和尚震撼,即使孩子们并没有觉察到。但是当他们出了院门之后,静和尚的话却还是在他们的耳边回响……

第三次捉蛐蛐,两个孩子终于遇上了倒霉事,院墙被他们弄塌了。而这次,静和尚并没有去训斥他们,而是心情沉重。救下了他们之后,静和尚想到了陈先锋的英勇,想到了当今那些人连修庙的钱都不出,他和气的告诉两个孩子不要再来玩,他准备继续独自守护这个庙。同时,静和尚的形象在两个孩子心目中也变得高大起来。他们明白了,明白了静和尚坚守的不只是一所庙宇,他更是继承了前辈的遗志,坚守了民族的精神啊!事情似乎正在渐渐好转,孩子们商量着要去为陈先锋庙做点什么,正在文章让我们无限遐想之时,噩耗降临了――

静和尚要走了!

现代人的铜臭与破旧但纯洁的陈先锋庙终究不能相容,以开发项目为由,陈先锋庙要被拆除了。虔诚的告别过后自然是惨痛的离别,两个孩子看着静和尚远去的背影,终于被触动了心灵,举着雨伞追了上去,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虽然陈先锋庙被拆除了,但是陈先锋庙所代表的那种精神却是永远也拆不掉的。那种善良坚强舍己为人的民族精神,虽然在当今的社会中就如同静和尚这样的人一般少见,但是还是存有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如同文中开始的两个孩子,对这种精神持着有些怀疑,有些认不清的态度。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接受了这种精神,就如同文末的两个孩子一般,那么祖国的未来一定会传承下去民族精神,让未来更加美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608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无常的博弈》读后感800字

    《无常的博弈》读后感800字! 《无常的博弈》:风起云涌的8分钟。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一个从未涉及金融行业的小白来说,读这本书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通读下来,对整个事件有…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2
  • 《小天使与老鞋匠》读后感

    从前,有一对很贫穷,但心地却很好的老鞋匠夫妇。每天从早到晚,老鞋匠不是忙着做鞋子,就是修鞋、补鞋。他常把做好的鞋,送给买不起鞋穿的穷人,或免费为贫困的人修补鞋子。他们一点都不为自己…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93
  • 《史记》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说到司马迁,大家都很熟悉吧!而今天我就读完了司马迁写的一本书《史记》,读后使我深受感动。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

    读后感 2022年7月2日
    95
  • 《每天傍晚励志课》读后感600字_亲子阅读

    周末,收到的短信,让我读一读《每天傍晚励志课》,并且写一篇读后感,初始不以为意,待到周六晚上正好有时间,便在手机上搜索了这本书,细细地读了起来,读完后,却觉得自己思想上收获了很多。…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98
  • 吴仁宝观后感600字

    【第1篇】 电一影《吴仁宝》从一开头起,这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就把人们带入了一种改天换地的创业氛围之中。不屈不挠的创业一精一神,是以吴仁…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89
  • 《虎娃金叶子》读后感450字

    自从我看了《义虎金叶子》这本书,我发现了人与之间那深厚的感情,让我知道了和人类的差别。 这本书讲述了生活在深山里的六指头,阴差阳错捡回一只小,取名金叶子,并将它细心养护。为了消除金…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9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