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守庙人》读书笔记1000字

孤独的庙,残破的街,空荡落寞,很是凄凉。这便是《小巷守庙人》发生的故事背景――一个寂寞的庙,陈先锋庙。那庙连调皮的男孩子们都不敢去,却有个五十多岁的守庙人,静和尚。静和尚个头不高皮肤黝黑,整天像是喝醉了酒,走路摇摇晃晃。他与“多多”为伴,每天自己种菜,过着清苦的日子。

故事是从男主人公,一个调皮的孩子与田螺斗蛐蛐失败开始的。两个孩子到陈先锋庙去捉蛐蛐,找到了罕见的“蜈蚣蟋蟀”,正要扒开院墙找却被静和尚喝止住。静和尚对于陈先锋庙的爱与善良在这里便可见一斑了。院墙已经残破,和尚却还要如此拼命的去守护,宁愿放弃舒服的生活去守护,但是他并没有呵斥孩子,而是心平气和的阻止孩子们。同时,鸭子“多多”也在与和尚一同守护着这个庙。多多是静和尚在发大水时救下的,并一直都养了下来,也通了人性,爱上了这个庙。

待两位调皮的孩子第二次来捉蛐蛐儿,便想到了给多多吃灌有白酒的芝麻团 。多多醉倒之后,静和尚对我们发了火,他以为多多死掉了。这便凸显出了静和尚的第三个特质――对于生命的重视。仅仅是一只鸭子,却让静和尚又是灌肥皂水,又是祈祷。这是两个孩子的心灵被静和尚震撼,即使孩子们并没有觉察到。但是当他们出了院门之后,静和尚的话却还是在他们的耳边回响……

第三次捉蛐蛐,两个孩子终于遇上了倒霉事,院墙被他们弄塌了。而这次,静和尚并没有去训斥他们,而是心情沉重。救下了他们之后,静和尚想到了陈先锋的英勇,想到了当今那些人连修庙的钱都不出,他和气的告诉两个孩子不要再来玩,他准备继续独自守护这个庙。同时,静和尚的形象在两个孩子心目中也变得高大起来。他们明白了,明白了静和尚坚守的不只是一所庙宇,他更是继承了前辈的遗志,坚守了民族的精神啊!事情似乎正在渐渐好转,孩子们商量着要去为陈先锋庙做点什么,正在文章让我们无限遐想之时,噩耗降临了――

静和尚要走了!

现代人的铜臭与破旧但纯洁的陈先锋庙终究不能相容,以开发项目为由,陈先锋庙要被拆除了。虔诚的告别过后自然是惨痛的离别,两个孩子看着静和尚远去的背影,终于被触动了心灵,举着雨伞追了上去,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虽然陈先锋庙被拆除了,但是陈先锋庙所代表的那种精神却是永远也拆不掉的。那种善良坚强舍己为人的民族精神,虽然在当今的社会中就如同静和尚这样的人一般少见,但是还是存有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如同文中开始的两个孩子,对这种精神持着有些怀疑,有些认不清的态度。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接受了这种精神,就如同文末的两个孩子一般,那么祖国的未来一定会传承下去民族精神,让未来更加美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608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读后感800字

    “单靠经济改革已经无法完成改革的使命,我们需要以社会公平和遏制腐败为目标,重新构思整个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是郎咸平新书《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的最后一句话,也说出了目前我国…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53
  • 红色经典著作读后感700字

    【第1篇】 红星路 窗外小雨淅沥,绵绵如丝,轻轻将我的思绪,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带到一百年前的中国。 这个时候的中国即将迎来一次伟大的转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红军退出江西,…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174
  • 3个步骤,助你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

    所谓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完一篇作品,或者一部作品之后的感受。其重点在于“自我感受”。那么如何来写好一个作品的读后感呢?其实创作一篇读后感非常简单,送你一个词,叫“三步曲”,意思就…

    读后感 2020年2月10日
    1.3K
  • 《霸王的崛起》读后感400字

    【第1篇】 一提到古代春秋,不仅让我想到诸子百家,思想开放的年代,但那时也是一个诸侯争霸枭雄并起的时代。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朝的辉煌也走向了没落,历史的前进需要新的一代英雄来推…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53
  • 读《金银岛》有感300字

    读完《金银岛》后,我感触很深。这本书题材新颖、别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里面离奇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非常喜欢《金银岛》这本书,它以小主人公吉姆的叙述展开,讲述了一个有关海…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11
  • 《干法》读后感600字

    《干法》读后感600字! 《干法》一书主要是讲述对工作、吃、生活、心境、改变过程中的阐述,及对待工作所应该产生的态度与执着。 稻盛和夫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自己创建的两家企业都是在极为…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