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药》读后感800字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把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的淋漓尽致。在此,我尚且不谈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只说一下我对文中两个小细节的看法。 

华老栓夫妇为其儿子所做的一切是不是平常父母对于自己子女的“爱”。乍一听,问题好象十分荒谬: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不是伟大的“爱”吗?可在被扭曲的社会现实下,事情往往是难以想象的;正如现在的人们难以理解“套子里”的别里可夫。虽然如此,可文中的一些细节往往使人发出诘问:为这“药”,华老栓倾出了医生的积蓄;为这“要药”,华老栓“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置之度外”,虽年老体迈,还“迈步格外高远”;为这“药”,华老栓弯下了本已直不起的腰,皱瘪的脸上挤出枯涩的笑容;为这“药”,华大妈不知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不知流了多少泪水(此诚可想而知)……所以这一切不多浸满了父母对儿子的爱吗?可我倒要问一句:如果华老栓夫妇不是只有一个儿子,而是有许多个儿子,足可以给华氏传宗接代,本就贫穷不堪的华老栓会不会倾出大半生的积蓄为不可救药的儿子买“药”呢?答案可想而知:华老栓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他还有别的儿子,足可以使华氏香火不灭。所以,这“爱”就有问题。

你想啊,尽管封建思想开始土崩瓦解,但象华老栓这一类人,“思想蛀虫”已经侵蚀到了他的脑髓,从根本上已经无法改变。他的脑子里充盈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道德,华大妈也被“三从四德”束缚的难以换气,所以为了华氏的香火,为了到阴间向华氏的列祖列宗有个交代,他们竭力保住独苗苗的命根,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用别人儿子的命来“移植”。他们“爱”的出发点就与平常父母对子女的爱的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又怎能说是父母之“爱”呢?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他们的人生的重大使命――传宗接代,基于这一点,表现在儿子神圣就成了“爱”的假象。与其说华老栓夫妇的所作所为是对儿子的“爱”,不如说是对华氏祖宗的“孝”。这不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身上的封建枷锁何等之紧,何等之牢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608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1500字

    作者:花开半朵 作为一个育龄四年半的新手妈妈,这几年也看了不少的育儿书,发现大部分育儿书籍都有一个好的共性,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当初成长中的缺憾,进而在自己的养育过程中,尽量去避…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5
  • 观《安全教育片》有感300字

    今天,我看了几部关于安全教育的小短片,本来对于安全并不十分在意的我,在观看小短片的时候却禁不住受到了震动。 这几部小短片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它向我们介绍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危险发生时的一…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31
  • 《在心里点燃一根火柴》读后感300字

    老教授和他的学生准备进溶洞考察,溶洞当地人眼里是一个“魔洞”,曾经有人一去不返。 他们在溶洞里走了14个小时。这时,一个半个足球大的水晶岩洞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兴奋地看着美丽的水晶…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91
  • 电影《谍中谍4》观后感400字

    星期天,我看了一部美国好莱坞大片《谍中谍4》,影片讲述了特工伊森・亨特面对克里姆林宫受到恐怖爆炸袭击,而自己所在的特工小组又被解散的重重困境,与班吉、简、布兰特三人团结一致,历尽艰…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119
  •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400字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400字: 开学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学校。 校园的大树还是那么苍翠挺拔,犹如一位位哨兵,在为我们站岗放哨呢!教学楼门前的石榴娃娃,经过了两个月的假期,也长…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45
  • 读《少年爱国者》有感500字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少年爱国者》一书。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一个贫穷的意大利少年,从小被卖到马戏班,在国外受尽了班主的虐待,过着悲惨的生活。一次,他…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