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新《论语》十则・(二)

原文和译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他学,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与他同样的缺点。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字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77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归有光《真义堂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昆山治之西,有地名真义。其水曰真义浦,其里曰真义村。太湖之水,遶①郡城娄门东出,经昆山入海。自昔湖瀼②相连,茫然巨浸,疑古之所谓三江、五湖,或有在于此者。其后通漕筑塘,水迹之非其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9
  •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的内容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的内容   摘要: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它既是“言”(文章的语言材料,即字词句本身),又是“文”(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传统文化…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9
  • 《宋史·李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定,字资深,扬州人。少受学于王安石。登进士第,为定远尉、秀州判官。熙宁二年,孙觉荐之,召至京师,谒谏官李常,常问曰:“君从南方来,民谓青苗法何如?”定曰:“民便之,无不喜者。…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71
  • 《无斋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   天下之物,无则无忧,而有则有患。人之患,莫大乎有身,而有室家即次之。今夫无目,何爱于天下之色?无耳,何爱于天下之声?无鼻无口,何爱于天下之臭味?无心思,则任天下之理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2
  • 《观第五泄记》文言文思考练习及答案

    《观第五泄记》文言文思考练习及答案   从山门②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③,不容寸肤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7
  • 乔吉――【双调】钱丝泫

      【双调】钱丝泫   元代:乔吉   避豪杰,隐岩穴,煮茶香扫梅梢雪。中酒酣迷纸帐蝶,枕书睡足松窗月,一灯蜗舍。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