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阳燧照物》原文和译文

原文
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算家谓之“格术”,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与阳燧一也。阳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其无所见处,正如窗隙。橹臬腰鼓碍之,本末相格,遂成摇橹之势,故举手则影愈下,下手则影愈上此其可见。(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店,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也。)岂特物为然,人亦如是,中间不为物碍者鲜矣。小则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则以己为物,以物为己。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酋阳杂俎》谓海翻则塔影倒,此妄说也。影入窗隙则倒乃其常理。)

译文
用阳燧照物体都是倒立的影像,是因为中间有障碍的缘故。算学家说这叫做“格术”。譬如人摇橹,作支撑的小木桩成了橹的障碍一样。像老鹰在空中飞行,它的影子随着鹰飞而移动,如果鹰和影子之间的光线被窗孔所约束,那么影子与鹰飞的方向就相反了。又像窗孔中透过楼塔的影子,中间的光线被窗孔所约束,也都是倒垂,与阳燧的镜面是凹陷的,当一个手指靠近镜面时,像是正的;当手指渐渐移远到某一位置,像就不见了;超过这一位置,像就倒过来了。那个看不见的地方,正如窗户的孔,架橹的木桩、腰鼓的腰成了障碍一样,物体与像相对,就成了摇橹的情形。所以举起手来影子就越向下,放下手来影子就越向上,这应该是可以看得到的。岂止物体是这样,人也如此,中间不被外物阻碍的很少。小的就把利害互相改变,是非互相颠倒;大的就把自己当成外物,把外物当成自己。不要求去掉障碍,却想看到不颠倒的物象,太难了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78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文]  东边栏杆有一枝梨花开得雪白,但看得人心中惆怅,人生有几个清明能如此凭栏赏梨花呢?  &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9
  • 文言文的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四种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6
  • 高考语文《孔雀东南飞》复习文言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孔雀东南飞》复习文言文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1、见: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见面,动词)   ②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副词)   ③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9
  •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昨夜,天上闪烁着星辰,地上阵阵微风,在画楼之西…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63
  • 咏画扇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直为发红颜,谬成握中扇。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思妆开已掩,歌容隐而见。但画双黄鹄,莫画孤飞燕。

    古诗文 2020年3月16日
    721
  • 送东阳马生序

    朝代:明代 作者:宋濂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